第四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10月19-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生活之境、前沿健康”。
大会旨在响应2024年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号召,加强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有效控制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推动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2020年9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成立首个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标志着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在中国正式落地。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逐渐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成为共识,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也逐步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学科抓手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主席胡盛寿表示,非传染性慢病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疾病,这六大慢病都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健康生活方式能够有效节省医疗资源,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也关乎国家重大经济策略问题。
吃动平衡 科学减重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并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体重管理,成为本次大会热词。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肥胖是名副其实的“万病之源”。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国内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是27.5%,相当于每10个成年人里有将近3个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患者2亿,超重或肥胖人群2.4亿。
生活方式是决定健康和寿命占比最大的因素,这个结论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现在的常规医疗手段,包括药物、手术、疫苗等等,它们针对的都是疾病,而不是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过去主流的医疗手段在生活方式面前都失去了意义。
好消息是,有一个新的医学学科,正在专攻这个课题。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生活方式医学。
这不就是上医治未病,预防大于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