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从字面看就是尊崇王室,排斥狄夷。这个王室就是指周王,周天子。天子贵为天下之主,对他尊敬崇拜不是应该的吗?为什么需要齐桓公来提出尊敬天子?攘夷,好理解,就是打击那些进犯我华夏的蛮夷。
尊王
话说周朝被西边的戎狄打得逃跑,迁都东边洛阳以后啊,威望就大大降低。可以想象,本来除了周天子自己的地盘,各地都已经分封给了诸侯国。现在自己的地盘被蛮夷霸占了,自己没地方待,跑到人家的地盘,又是要地,又是要房子要钱,要粮的,谁待见您哪?
于是周天子的命令呢,有些有点实力的诸侯开始不听了。甚至喊他们开个会,有的就不来,或者呢来了的,开一半觉得周王说的事儿自己不舒服,还逃会。桌子一拍,脸子一摆,回家去了。这个呢周天子很没面子。所以呢周天子希望诸侯里有大哥出面维持他的脸面,而诸侯之中呢,这个齐国实力最强。齐桓公本就想称霸诸侯。但是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公开称霸,诸王一定不服,于是呢就提出尊奉周王,他呢做个执法队,谁要是不尊天子,就领着大家去讨伐。郑国的郑文公,就因为开会不给周王面子,逃会不理周王。结果就被齐桓公领着“兄弟国”狠狠给揍了一顿。反正呢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就出面过问和制止。没办法呀,他任用管仲治理国家之后,兵强马壮,实力在那摆着,谁敢不听要挨揍啊。周王呢,有人给他找回面子,失去点尊严就失去点吧,都比完全失去尊严好吧,就封齐王为诸侯之大哥。于是这个“尊王”就合法合理化了,其实这也是政治上互相利用的产物。
攘夷
当时呢,周朝在中间,南边有南蛮,东边有东夷,北边有北狄,西边有西戎。为什么叫中国呢,意思就是中间之国。他们认为周文化是华夏的正宗继承。其他边疆国家都是蛮夷。
到了东周周天子衰落,已经管不住天下。都要依仗别人出来“尊王”才能找到面子,那周边“蛮夷”国家,哪个还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啊。于是觊觎中原土地已久,觉得机会来了。曾着“尊王”的大哥三天两头领着兄弟们打群架。周朝天下乱糟糟的,他们开始吞并蚕食周朝的土地。就从燕国、卫国这些小国下手。周天子自己都被戎狄打得逃命,天下又乱糟糟的,所以国土被蚕食侵略他根本管不了,也没这个实力管。管仲呢,作为齐国的国相,他对齐桓公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就是戎狄他们是异族,非我族类的豺狼野兽啊,不能纵容他们啊,其他诸侯国虽然不和,但是我们华夏文明一家亲啊,不能放弃他们啊。齐桓公想想也是啊,就领着诸侯兄弟们一起北伐戎狄,南讨楚国。最后呢,阻止了北方的进犯;南边呢让楚国承认了周天子,并且同意加入诸侯国会盟。
对于尊王攘夷,孔子曾经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什么意思呢?蛮族是不挽起头发行及冠之礼的,他们披头散发。孔子意思呢,没有管仲的高瞻远瞩深明大义,劝说齐王攘夷,我们有可能被灭种了,现在就没华夏文化,都是蛮夷文化了。但是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都是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征战,打着尊王的旗号,行着谋取私利的勾当。
从现在看,在大华夏一统的格局下,当时所谓的蛮夷其实也是我们的民族内部落或者自然国。从这个角度看,谁是正宗的王?确实是古代军阀混战,称王称霸的乱战而已,为了师出有名,搞出一些说辞罢了。在那民族大融合的一个时期,战乱一方面是危害,另一方面在促进种族的融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