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家庭饭桌会议上,母亲在评品自己的六个子女时对我的大意是说:“唯有你没有让我操什么心,不过太恋家了,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乍一听心里很认同,继而明白了这是母亲在给自己的偏心找借口。从外在条件看在兄弟四个中我自觉得以我为次,母亲凭啥只对我放心?所以当我提出抗议时尤显得愤而慷慨,母亲总是会一笑了之。
不惑之省~孝篇,作者:任念德
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母亲去世已二十年后的今天,在我老家村子里的人们心中已有定论:母亲是老一辈人中贤而慧的代表。这个共识是逐渐形成并非常明晰的。至今每当有老人去世,对母亲的缅怀和赞佩总会惯穿于丧礼始终。
那时母亲统管着家中的一切事务。这不是因为她强势,而是自父亲以下全家人的自觉拥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事实证明唯有母亲的智慧才能致全家人做到饱食无辱且能惠济于人,并使我们免于失学的危机。多年以后每当我因小有成就而面有得色时,想起母亲的聪慧与谦逊总会暗自惭愧。
后来我似乎逐渐能理解了母亲一笑背后的深意,纵然偏心是事实,母亲也不可能说出来;知子莫若母,因材施教是她的拿手好戏。事实上我在不自觉中正是朝着免于父母操心的方向努力着,把深以为耻的恋家情素做的隐且忍。
不惑之省~孝篇,作者:任念德
当兵是我万般无奈中而做出的绝决的选择,没有人能理解我当时那种身处绝境的焦灼,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可追溯到免于父母操心的初衷。如果说还有什么理想的话,那也是尽可能的给父母以安慰。母亲哭的尤其伤心,这曾出乎我意料之外。她说换别的儿子谁去行,我想那一刻我们母子的心是相通的。让一个恋家而又无大志的人毅然决然的出走远方去滔茫茫未可知之祸福,那将注定了我会比其他人承载更多的重负。她一定预感到我即已走出就再也不会象从前那样从容的归来。此后数十年的人生基本一如我所计划的,虽不致于完美却也少有波折。所幸带给父母的是安心和宽慰。由于家中的负担因为我的出走轻松了许多,母亲的面容舒展了,长期的多病之躯也有了根本性的好转。随着年龄和阅历的渐长,我对母亲的理解和敬佩也与日渐增。只可惜一时有不能伺俸于她膝前之憾,每次念及还总以为来日可方长。
母亲的意外离世成了我们终身挥之不去的痛。由于相距太远加上信息不畅以至于我没能见她最后一面。六十一岁,子欲养已亲不待,这一生对于母亲来说忙的似乎还没来的及歇口气。一家人都惊呆了,父亲更是被直接击夸了,此后十一年都似处于半痴之中。
人生无常,如今也只能寄哀思于冥冥之中的命运,母亲是信命的,她曾无数次预言她不会长寿,没有享受命。细思起来那其实是母亲渴望长寿和享福的忐忑心境。当年母亲非常憧憬在弟弟结婚后她与父亲的二人世界生活,她曾无数次向我们描绘那时的种种规划。而母亲去世便是在弟弟婚礼的当天,命运对她竟惨忍于斯。
失去了母亲的驾驭,大家庭的和谐就没了,兄弟妯娌间也失去了往日的和睦,失魂落迫的父亲依旧跟着弟弟度日。那时身处远方的我时常在想,母亲没了,已经谈不上什么来日方长了,我还能做点什么呢?即已无缘伺孝于母亲,那我就要消取她临别的担心,实现她的遗愿,以尽可能告慰她在天之灵。此后我从母亲的角度考虑着大家庭的方方面面,尽力使父亲的晚年安度,家庭维系和睦,弱势的弟弟得到照顾。只求以这样的努力来弥补对母亲的愧疚。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母亲可以代替父亲,父亲却无代替母亲,在我心里更是如此。这不是对父亲的不孝,恰恰是体现了对他的尊重。尽管晚年的父亲得到了我们兄弟很好的照顾,父亲表达感激的唯一言词只是:“可惜你们的母亲去早了。”他甚至以为是他抢夺了母亲的福缘,如果命运可以选择,我相信他是最愿意替母身受之人。尽管如此,必毕竟人类情感世界的缺憾有些是无法弥补的。
不惑之省~孝篇,作者:任念德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悌乃是出自于人类良知的天性行为。一个人若没孝行,则必不亲近兄弟,父母兄弟且不爱,何以爱他人乃至爱国爱天下?所以不孝之人必利欲熏心、良知泯灭,窃以为不可近之。然而何以为孝也不便一概而论。近读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著作,他认为致孝的根本就是让父母心安 。回想自己,当年情行委实忠孝难得两全。行文至此,亦稍可释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