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唯心主义,不是一种认识论, 而是人生的真相。佛法很前卫,很透彻,很深邃,后现代主义还没有出现,德里达还没来得及解构, 海德格尔还没有思索何为存在,佛法已经用一种诗意又悲怆的腔调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苦,甚至爱也会变成苦, 爱有多深, 苦就有多深…..
人生无常, 你不知道夜晚闭上眼睛,第二天早上还能否睁开; 你不能确定身边的爱人亲人会和你永远相守下去,你不能保证日日夜夜时时刻刻为你受苦受累的身体哪一天会遭遇不幸…….造物主会不时撩起华丽的裙角,将人生的悲剧,生命的偶然性赤裸裸地展示给你看,你会被残酷惊呆,被光鲜包装的真相震惊…..你会恐惧,你悲天悯人……
既然如此, 在这样残忍荒诞的人间, 我们怎样存在?我们是被命注定吗?被运羁绊吗?如果真的有注定,如果真的有命运,萨特,这位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家、文学家,勇敢地给我们指出颠覆命运的行动指南。
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思想倾向,主要是表述存在主义的人学主张。存在主义人学重在探讨个人的主观性质,最重视个人的行为选择。可以概括为一个总论点和三个分论点。
总论点:存在先于本质。
意思是,世界上首先有人, 有个人的主观性,有自由选择的行动,然后才能给人下判断,作结论。人不是上帝创造的,没有先验的性善性恶之分。每个人只能不断选择, 自己超越自己,给自己下定义,每个人都处在动态的行为选择中,所以,每一个活人的存在,只是一种实现本质的可能性,即他并不能在结论性的意义上存在,只能在可能性的意义上存在。
三个分论点是总论点的具体化。
他的客体观是自在的存在。认为世界荒谬,人生孤独。他的主体观是自为的存在,主张自由选择,不断选择。
他的责任观,是自由和责任相联系。自由选择必须承担责任。
第一点是自由选择的客观条件,第二点是自由选择的核心内容,第三点是自由选择的基本依据。可见, 自由选择是萨特人学的精髓所在。
存在先于本质, 你不是由你的星座,生日,出生家庭,地域,环境……命运注定、决定,而是当你降生于这个人世间,你具有无限的可能,拥有无限的自主选择。你是谁?你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塑造、不断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注定的结论。也许,当我们走进坟墓时我们可以给自己下结论:我们是谁?但连宗教都说你会来到天堂, 你会有来世,所以连死亡都无法决定你是谁, 你是一个永远选择、变化、生成的过程!在任何处境下,你永远永远有选择的权利和改变的可能!
感谢萨特, 让我们可以在这个荒诞的人间积极地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