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在很多人眼里,糖成为了罪魁祸首之一,其实你可能误会了,那是因为你吃那么那么多,不胖你胖谁,你说对不对。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7278/c35eda8095322e57.gif)
又到春暖花开,万物苏醒,经过一个冬季的扎实积累又到了开始甩肉的时节。不然爱美的你怎么敢穿露肚脐的衣服,哈哈。除了那些狂吃不胖的(真让人恨得牙痒痒)。拒绝一切“甜”的东西,甜食,米饭馒头等主食统统不吃,过上每天吃“草”的生活。不对自己狠一点,怎么瘦得下来,各个版本的励志语录。
其实,告诉你哦,甜食是人类本初想要追寻的味道。一想到糖就甜甜的,心情也会变好。
健康网上专家们指出:吃甜食时,会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并刺激神经末梢,让人感到兴奋,进而产生渴望;当能量供给受限时,糖能快速令人体恢复体力,维持血糖稳定;适当的糖摄取,可以节约蛋白质,避免脂肪大量分解产生的酮堆积和酮中毒。此外,甜食还能缓解压力,提高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效果与抗抑郁药等同。
过分控糖,不如科学吃糖
理性享用甜食,才是让自己开心的方式。让你摆脱吃糖的“负罪感”。
(1)查明白:糖摄入指标
控糖第一步,先要明白控的“量”具体是多少。很多食物中天然含糖, 而“添加糖”是指除了食物中天然带有的糖分外,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的糖。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50克糖,带来一天开心好心情。
(2)看清楚:食品含糖量
想要避免糖和热量摄入过多,还要有一双慧眼明察秋毫。我国法规要求,几乎所有食品包装上都标注营养成分表,公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以及这些营养素占每日参考量的百分比。一般营养成分表都以100克或者100毫升为单位,可以根据食用的总量轻松计算摄入的能量和含糖量。
(3)慧选择:低糖、小包装
忍不住甜食的吸引的话,又控制不住你自己?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低糖的饼干、汽水、巧克力,有的还推出了小包装的产品,这些是可以过过瘾的好选择。如果一时找不到小包装,可以选择与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不仅不会一次吃得过多,更重要的是,友谊的小船可以越吃越甜蜜……
(4)独家秘籍:无糖也很甜
想要科学控糖,选择甜味剂来代替糖的无糖产品值得种草。甜味剂可以赋予食物和糖一样的甜美,却不参与人体代谢,几乎不产生热量,是健康甜食的好搭档。这类的食物目前市面上也很常见,比如无糖汽水、无糖酸奶等。
除了“控糖”,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比如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少烟酒、加强运动等。总之,学会用科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保驾起航,吃得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