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带孩子去了蓝莓庄园玩耍,陪儿子玩累了,在一旁休息的时候,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
妈妈:出来也玩手机,在家也玩手机,那出来干嘛?
孩子:你不是也一直在玩?
妈妈:我是我,你是你!
在孩子的视界里,父母和他们是平等的,而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孩子,父母就是父母,父母就是权威,孩子就是服从。
小时候孩子盼望着长大,因为长大了才能做他小时候看到父母在做,而不让他做,但是做很想干的事。所以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性格突然的转变,从一个平时看起来很乖的孩子,变得特别不听话,其实这是在为前十几年的不平等抗议,“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所谓言传身教,就是你希望孩子怎样,你就怎样去做。
在看儿子玩空中飞人的时候,发现他们挺有秩序的,玩的孩子比较多,没有大人引导,他们会很自觉地排队,玩完会很自觉地把绳索拉回去供下一个人玩,就算有时候会有一两个孩子比较调皮的孩子,会抢多一次机会,后面的孩子也不介意,那个抢多一次机会玩的孩子也非常自觉,多玩一次也就心满意足了。
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至于如何玩,和谁玩,我们需要太多的干涉,孩子的世界有他们的规则,而且他们也会为了能够玩下去,而遵守这个规则。
我们在小组团建的时候也不妨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的权利,老师给出前提条件,让他们自由选组员,自主定规则,自主分派任务,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个学期我班的座位、小组就是自主选择的。我给出了我的三个条件:第一组员在学习上要有优良中差搭配;第二是身高不能差别太大,选择的位置不影响后面的同学上课;第三是小组的交流以不影响老师上课、同学听课为原则。
对孩子而言,来学校更重要的是找伙伴的,所以这样的座位、小组安排,比较上个学期,在纪律上基本能够保持,但是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有了更大的改观,更乐意去到教室,更开心地交流,更快乐地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