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还是拖延了一件事,不咸不淡的一个任务,布置倒是老早的,只是厌倦了无处不在的形式主义,所以一直拖延到现在。拖到了周末,反而没压力了,好歹明天可以做吧,就这样,明天再完成,了却一桩没意义的事。
总算把名师材料整完了。截止日期前总算完成。哪怕提前一点点也好。锻炼自己,做每件事,提前一点点。这个周末继续忙碌,好在,B正培训,终于要结束了。虽然也学东西,可是确实占用了周末,太累了。
不要害怕犯错,培养成长思维。
工作中,你是不是经常瞻前顾后,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才肯着手去做,导致效率过低?殊不知,学习过程就是通过不断试错,从而不断改进的过程。不管做什么事,大胆去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也就随之提升了。花生妈安柏刚跳槽到外企时,做事总比同事慢一两拍。就比如做报告,她反复纠结,总想做的特别完美,一遍遍把文稿修改得面目全非。而同事们,很快完成第一版,紧接着完善了第二、第三版,不断想出新点子。工作中出现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总想规避风险,人会变得越来越脆弱,经不起任何挫折变化,更不用谈创新了。很认同一句话:“人不怕犯错,出了错如果能带着教育和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作家末那大叔的商务助理刚来时,经常在客户面前说错话,因此谈崩了好几次生意。他感到非常沮丧,但没有气馁,吸取教训做了冷静思考。之后每次见完客户,他都会加班分析谈判的过程,为下次做足准备。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完善,助理慢慢捕捉到谈判的技巧,弥补了犯下的错误。后来,助理成为了他谈生意必带的下属。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能根据个人经验和外部刺激做出调整。就好比学习游泳,一次次下水去感知水的属性,你就会做出相应地改进,逐渐掌握要领。做事不必畏首畏尾,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增长阅历和见识。多一份试错的勇气,就多了一次成长的机会。
停止过度负责,建立边界意识。看过一句话:“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最朴素也是最真切的人生哲学。”职场中,有些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身边所有事物都过于负责,各种“任务”填满了生活的空间。可承担太多压力,往往力不从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晓雯是个妥妥的工作狂,一天十几个小时,连吃饭睡觉都要挤时间。无论写报告、谈客户,还是做方案,一切工作她都面面俱到。但她的团队却根本留不住人才,留下来的人闲得无事可干,长期松散懈怠,她不得不承担更多。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晓雯在强压之下因为胃痛住进了医院。为此,她只能将工作分配给下属,自己则在一旁把控。也正因为这样,她可以按时上下班,工作之余还发展了自己的爱好。从那以后,她整个人变得神采奕奕,团队也更有活力了。有责任心固然可贵,但总是大包大揽,扛起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很容易让生活失去平衡。过度负责,就是越界;承担太多,实则是透支自己。一心低头做事,必然导致其他人过于依赖,习惯性推脱,事情会越做越多。管好自己的责任心,建立职责边界,保证效率和质量,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负责。学会为自己减负,不消耗自己,不过度用力,方可有张有驰,活得轻松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