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今年73岁,膝下育有三女一子。
大姑大女儿在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婚姻后,目前独自租房在外,好在她的女儿研究生已毕业,目前在南京工作,也算苦尽甘来。
大姑二女儿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带着跟前夫生的儿子嫁给了现在的老公,婚后育有一子。今年她大儿子考取了湘潭大学,现如今她在市区租了一套房子,给小儿子陪读,听说成绩很好。
大姑小女儿婚姻美满,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在镇上有一套房子,前两年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目前,她的女儿在读大二,儿子高二,老公在佛山一企业任主管,可谓生活幸福。
大姑儿子,跟第一任妻子离婚后,育有一女,今年22岁了。前几年,他去柬埔寨务工,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后来两人回国结婚,婚后育有一子,目前在市区读一年级。而大姑现在在市区租房子住,就是为了给这小孙子陪读,好照顾他的衣食住行。
大姑儿媳,也就是我那柬埔寨的洋表嫂,自今年上半年为了开店跟家里闹矛盾后,就一直独住在她的店面里。
这不,借着大姑生日,我们这些亲戚相约给她庆生,顺便也去她所租的房子认认门。
临街商铺后的民居,一楼,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干净整洁,所有电器一应俱全,出门不远便是公交车站,步行到学校也不过10来分钟。
大家许久不见,免不了一番寒暄,不一会儿,就都围坐一块,一起喝茶,一起话家常。
说着说着,话题就引到了大姑的儿媳身上。
“姐,听说你儿媳那早餐店生意挺好,怎么当时不把你孙子送到镇上的小学上学,你也好去她店里帮帮忙。”
“别说了,那就是一头养不熟的白眼狼!”大姑还没来得及接话,她的小女儿就抢话道。
“她记恨我们当时阻止她开店,就连我妈主动提出去她店里帮忙,她都一千个不愿意。你们是没看见,那脸臭得哦。”
“那你们把孩子转到市区来上学,她没意见吗?”
“有啥意见?不要她付学费,不要她托人找关系进学校,孩子不要她操心,就连租房子她都不知道,出来这么久,至今都没抬脚过来看过一眼。不知真是心大,还是根本没心!”
“可能是店里生意太忙,暂时还没顾得上吧。前几天遇见她,听她说又盘了一家麻辣烫店,正忙着打扫卫生呢。”
“什么?又盘一家店?在哪?多少钱?她真是越来越有主见了,竟是一个字也没说。”大姑和三表姐听后,立马问道。
“等会她来,我可得好好问问她,到底是怎么想的?还有没有把我们当一家人。”
“表嫂等会来?”
“嗯,她打电话说等忙完店里的早餐,做几个菜一起带过来。”
“从镇上带到这?不转车都得一个多小时吧。她一个人吗?”
“不是一个人还能有谁?我哥不在家,我们又没车去接她,再说她也未必想让我们去接。”
“那她找得到这吗?毕竟没来过。”
“跟她说了到高级技工学校下,然后给我们打电话,再出门去接她。”
“快11点了,应该也快到了吧,要不你们谁打个电话问问?”
“要打你们打,我可不打,自上次争执几句后,她看我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我才懒得凑上去自讨没趣呢。”
“怎么着也打一个吧,电话多少?我来打。”
妈妈见大姑以及三个表姐都没动,便拿起手机说道。
“还是我来打吧?”二表姐说道。
“什么?你现在快到七里桥啦?”
“怎么就这么蠢!”三表姐一听,立马夺过她姐的手机吼道。
“燕玲,不是跟你说到高级技工学校下车吗?怎么坐过站啦?你现在立马就近下车!我骑车去接你。”三表姐说完,就拿起钥匙往外走。
“人生地不熟坐过站是难免的,只要人平安接到就好。”舅舅安抚大姑道。
“是呀,别说她一个外国人,就我们不也打了好几个电话再找到这的吗?情有可原。”妈妈也附和道。
“是呀,你们呀,也是关心则乱,待会人来了,可别再这么咋咋乎乎,毕竟是一家人,以往有什么事也别都搁心上,说开了就好了。”大舅妈看了看两个表姐和大姑说道。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人那么大老远跑过来,还给你们老聂家续了香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说人家有这份闯劲是好事,你们该理解和支持才是。”一直没有发言的爸爸,站起来说道。
“人该接到了吧?姐我们去外面转转,顺便迎迎嫂子。”妹妹放下茶杯,扯了扯我的袖子说道。
“好,等嫂子一到,人员到位,就开餐了吧?闻着厨房里的香气,我都饿啦,嘻嘻~”
“好,人一到齐,就开餐!芳芳你跟妹几到时可得多吃点,你们看看,这满屋子里,就你俩最瘦,哈哈……”
终于,一阵笑声驱散了之前的阴霾,众人也都没再继续那个话题,而是聊起了别的家常。
呼……走到屋外,我跟妹妹都长吁一口气,“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