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以前是衣食无忧,后来是财务自由,今天就是追求身心灵的健康,人们的追求从以前的物质充裕到现在精神丰富。而幸福又是如何感知的呢?是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紧密相连的,因为当人们感到幸福的时刻,也是个人价值得到实现的过程。而幸福又与苦难联系一起,没有苦难,就不会感知到幸福,它们就像孪生兄弟。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幸福感的源泉,因为人是群体动物,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感知生命。
而如今,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却在下降或缺失。这是由内外因共同造成的。其中外因为:1、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在提高,同时人们的欲望也在膨胀,幻想可以杜绝生老病死,同时医学的功能被放大,人们幻想医生可以包治百病,死而复生。病患的医疗观、生死观在歧化,加强了对医生的幻想与误解,构成了尖锐的医患关系。2、媒体对医务人员的报道多数是负面信息,正面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宣传。3、医务同行因恶性竞争和商业利益互相诋毁,比如中西医经常因治疗方式的不同而相互指责。4、利益的熏陶与信仰的缺失:很多医院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医务人员的工资、奖金与病患的医疗费、医药费息息相关,有些医务人员为了高收入而开“大处方”,忘记了救死扶伤的使命。内因为:1、医患存在信任危机感,患者对拿红包才能治好病的观念根深蒂固。2医务人员没有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没有做好双向的沟通,只是单向传达信息;只医治患者的身躯,而没有医治患者的心灵,没有让病患得到幸福感。3、医务人员有时只讲结果,而忽略过程,没有让病患感觉到人文感怀。
但同时医务人员的心声却是:我们关心病人,谁来关心我们。人的一生中,工作时间占人生的三分之一,没有职业幸福,就没有幸福的基点。医务人员如何应对内忧(个人价值得不到肯定)外患(大量的负面报道)的处境:1、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救死扶伤的职业信仰。2、医院考核不仅仅是临床效益,还应包含德、能,勤、绩、廉,更重要的是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因为医学是良心事业,医院考核要摆脱功利观。3、建立人文医院,不仅关心医务人员的生活物质条件,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层面,为他们谋福利,让他们安家乐业,对医院有归属感。4、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患者要有正确的生死观,明白生命无常和医者父母心。5、医治患者,不仅仅是救治身躯,更要拯救身心、灵魂(双向的,相互的),救赎身心灵。而对于医务人员,不仅仅要提升医技和人品,更要走进人心、触动人性。6、医务人员追求幸福感是一个过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社会上,大家多尊重他们;在医院里,领导和同事多关注他们;在家里,亲人多关心他们;;患者面对他们时,多理解和体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