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人他有一点酷,手不释卷总拿着茶壶,经常也会跑一会儿步,爱着巴蒂最爱师母。
他让我抛开陈旧教科书,他教我读懂人性的最初,新闻不是曾学的面目,我在这里重新起步。
老白老白我们去哪啊,因你新闻世界变得很大……
老白老白你像一本大书,念着你就不怕输。老白老白你像一本大书,请让我慢慢阅读。”
学生们用《爸爸去哪儿》的曲调,这样唱着他们的“校长”——白岩松。
白岩松什么时候当校长了?
“东西联大首届学生毕业典礼”——手写体,很像30年代,让人想到西南联大的味道。
其实,这只是白老师带着十名在读研究生办的一个“私塾”。
不得不说白老师这“私塾”办得相当漂亮。他有新闻理想,不传播毋宁死,以传播为乐,以分享为乐,具有影响他人的欲望。同时,他具有诲人不倦的气质,愿意并善于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向他人传授,而且在传授中始终保持激情,这样的人太适合当老师了!
有歌词为证:《老白,去哪儿》!“老白,这个月要看书吗?要啊!那可以不写书评吗?想什么呢!”
其实当了“校长”的白岩松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轻松。当他的新闻理想和新闻现实冲突的时候,当他不被理解的时候,当他的价值观实现遭遇阻碍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边界、底线,探索、空间,这样一些词经常会困扰媒体人,但白岩松是一个能看到远方的媒体热,他拿着属于自己的棒进行新闻长跑,同事问,他也为即将接棒的年轻人开拓着,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有更好的空间。
“如果你学新闻,你就会追求真相。如果你追求真相,你就会调查。如果你调查,你就会采访。如果你采访,你就会找到现场。如果你找到现场,你就会质疑。如果你质疑,你就会发问。如果你发问,你就会搜集证据。如果你搜集证据,你就会深入现实。如果你深入现实,你就会调查历史。如果你调查历史,你就会想知道这个国家的现代史。……”
这是一段解说词,一个用“如果…,就…”组成的排比句。
再来一组:
“如果你刚好度过了漫长的青春期,你或许不缺方向感,但你会缺乏方法论。如果你缺方法论,你会迷路。如果你迷路,你会害怕。如果你害怕,你会无力。如果你无力,你会需要信仰。如果你信仰,你会勇敢。如果你勇敢,你会追求真相。如果你追求真相,你会坚守新闻。如果你坚守新闻,你会读懂人性。如果你读懂人性,你会减少抱怨。如果你想抱怨……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马上行动!”
学生们评价说:
人生不因白岩松三字而不同,而因白岩松给的方法,于是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