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上生养的故土,瞬时有了游子归乡的喜悦、激动。大年三十天气放晴,一切既久违又熟悉,空气是甜的,乡音格外亲切,山水草木像久别重逢的故人。我来了,我来了!

村头的大樟树,200多年的树龄,似乎有了灵性,默默注视着村子的变迁,默默守护着村子。孩童是常将牛拴在底下,夏日也常来树下纳凉。

踩在长满枯草的田埂路,记起儿时在田间地头跟着大人劳作的情形,那会赤着脚,心里怨恨这片土地,这会想脱下鞋袜赤脚踩在土地上。

儿时常走这条路进山打柴,近处山野的木根都挖光了,光山秃岭,只能到远处的公山去打,翻山越岭来回十几里路,挑子越来越沉重。如今家家户户都烧煤气,山野草木莽莽。

几垄青菜 为防止鸡啄食 用竹篱笆围起来

鸡悠闲地啄食草籽,有时也跑到山上觅食虫子,正在的散养鸡,城里的菜市场难以买到

远山柔和的轮廓,这边没有大山大岭,但连绵不断,进山才会觉出它的险峻。

高速公路从村头通过,高速口离村子两三公里,到南昌和县城都颇为便利,有车的越来越多了。

稻田都流转到大户手里了,村里种田的越来越少了

沿水渠建得两排楼房,三四层极为宽敞,不过主人也就是年节住一住,其余时间都要在外赚钱。

以前一块一块高低错落的田地用铲车拓得平整,利于机械化耕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