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九)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九)

作者: 奋发有为 | 来源:发表于2022-10-05 03:11 被阅读0次

那年腊月在郭店(济南东)卖完辣椒之后,驮了200多斤干粉条回家乡卖,为了不使粉条捆碎,在打包的时候喷上些热水,粉条就发软了,这样就不容易碎了,再说骑车子一天200多里地的路程,风吹日晒的,差不多也干了。

把粉条驮回来之后,就得弄到大集上去卖,大约那是腊月十几吧,那天正是善化桥大集,天不太明,我和二叔,还有我大哥等本村一共七个人就占好了地方,摊位一字摆开,到了快八点的时候我发现斜对面也有六七份卖粉条的,到摊前跟我二叔说,路南有好几份卖粉条的,咱们必须统一口径,一个价,盯着他们,他们卖多少钱咱也卖多少钱,别让人家挤兑了。

刚一上集,我们卖8毛一斤,他们卖7毛5分一斤,我们卖7毛5,他们卖7毛,我们卖7毛,他们卖6毛5分一斤,总是比我们价格低,把我们气的够戗,眼看着集上赶集的人多了起来,我们必须的卖,但也不能再押价了,再压价就赚不到钱了,我突然灵机一动,对二叔说咱们统一价格,卖2块钱3斤,七个人大声招呼“粉条贱了啊,2块钱3斤,快来买呦,贱了,2块钱3斤……”。

那时候刚分田到户没几年,各村里做买卖的人也少,人们对小账上不是太明白,2块钱3斤,实际上比6毛5分钱一斤还贵1分6钱多,可人们不明白,总觉得也合6毛多,再加上赶集的人们都是本村和前后两村的,熟人也多,我们好几个人这么一咋呼,呼啦啦围上来好多人,有的熟人还说:“买他们的吧,这是XX村的,我们邻村,他们不坑人,他们要坑人,找到他家去。”他这么一帮腔,人们挨着号的买。

有的人怕被糊弄了,你不是2块钱3斤嘛,俺就买4块钱的或着买6块钱的,多一点也不要,还说两不吃亏。

买卖一群羊,众人的习性就是这样,哪里人多往哪里挤,只要有带头买的,就认为便宜就认为好,这么一通忙活,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全部售完。

结果是我们一伙人都卖利索了,斜对面的那伙人才卖了一半,集上的人也见少了,再贱卖也卖不动了,那伙有的人问我们你们卖的多少钱一斤,我怕说漏嘴,直接抢着说“6毛钱。”“卖6毛能挣钱嘛,”“嘛钱不钱的,你们一个劲的压价,我们没法卖,不贱卖谁要。”

我这么一说,我们这一伙人都会心的笑了。

相关文章

  •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九)

    那年腊月在郭店(济南东)卖完辣椒之后,驮了200多斤干粉条回家乡卖,为了不使粉条捆碎,在打包的时候喷上些热水,粉条...

  •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二)

    我跑回家之后跟我爹说,家后张xx上济南卖辣椒去,你买两盒烟快着跟他说说去,让他带我去。 我爹赶紧从村里小卖部买了两...

  •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七)

    有一年冬天,我和二叔在高青县赶了几天集,卖完了辣椒,从青河镇渡口过黄河,当走到申桥时已经天黑了,在路边饭店吃饭时,...

  •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八)

    一开始去济南卖辣椒,都是自家产的,后来路跑熟了,胆子也大了,和我二叔卖完了自家产的辣椒之后,开始贩卖辣椒,也就是赚...

  •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四)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果真如此。从此后,我便很轻松的搭着伴了,无论是去济南还是去高青,邹平等地方,和我搭伴最多的...

  •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十)

    虽然说到济南历城也就200多里地,但骑着自行车驮货还是挺辛苦的。 有一天晚上又从胡家岸渡口过黄河(南岸叫胡家岸,北...

  •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五)

    有一年冬天的一天下午,我和我大哥在济南王舍人庄济钢新村市场卖辣椒时,遇见当地一个菜贩子发了我大哥30斤辣椒,当时没...

  •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三)

    这家旅店老张以前住过,很是熟悉,那时候我们出门都捎着被子,住店干打房才3块钱,烩干粮5毛,我们住的房子是一间东屋,...

  •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六)

    有一年冬天,我们几个人搭伴去济南东卖辣椒,赶了三天集我和朱风田就卖完了,由于那时候家乡的粉条也不怎么快(销售量少)...

  • 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一)

    八十年代的一年冬天,那年我大约23岁左右的年龄,那时我们老家那一片几乎家家种辣椒,就是那种红红的,细细长长的挺辣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法忘却的青葱岁月(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gs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