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与智慧

知识与智慧

作者: 春华秋实920 | 来源:发表于2017-12-16 15:38 被阅读0次

       教学,是一名教师的日常工作。德智体美劳,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进步,都必须落实到每日每时的教学工作中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全方位的影响感化学生是一名教师必须思考大问题。

       教学,简单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

       但在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作为教师难道不应该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吗?生而有涯,知也无涯。无限的知识除以有限的时间,其结果必然趋近于零。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做的不仅是引导学生接受大量知识,更应该是教学生有意义的理解所见所感的知识,其意义的根基在于学生本身。提升学生本身的个体能力,正如《劝学》中所说学习使学生变得“见者远”、“闻者彰”。

       “学海无涯苦作舟”,所说的“学海”不用担心匮乏,所苦的却是“作舟”;苦的不是找寻“学海”,而是如何在这片汪洋大海中轻松泛舟,甚至一苇渡江。教学是不是应该更加多一些精力用在教导孩子“汪洋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眼光和气度,少一些熟读死背。知识如油,智慧恰如灯台上的那根灯芯,照亮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是智慧,维持智慧存在的是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我常陷入两难的思考中:知识和智慧如何配合交织才能得到妥当的结果。在教学工作中,我了解到一条可能有前途的教学方法:语文教育的“智育”关键在于“感发”二字。这条路还有待探索和验证:在教学中如何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对文字对知识的学习能体验到“有感而发”的乐趣和快感。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或者书本上的文字丝毫无感,就提不上理解懂得了。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对学生自己的“感发”常常不坏好感,以为其幼稚可笑,或者不可捉摸,和标准答案相差甚远,再者在课上教师往往对学生天马行空般的感发会表现的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下手。本着课要上,道理要讲的原则,我们不得不暂停下来学生的话,停下来认真听记设计好的话。久而久之不免使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发,变成“感别人之感发”了。“我口说我心”就变成难以实现的事。

       教授知识和启发智慧自来就是教育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传授知识仿佛是一件可以由教师掌握的事情,启发智慧却自来靠学生的“造化”。现代教育的突破点可能就在于如何将“造化”转变成教师的教学能力之一。

相关文章

  • 《教育的目的》阅读感悟(二)

    01 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智慧高于知识。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时所需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

  • 知识与智慧

    一个年轻人问长者:“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是什么?”长者说:“知识是来自心外的,智慧是由心发出的。”年轻人又问:“能具体...

  • 知识与智慧

    知识就像是吃的粮食,是具象的,可以是苹果,可以是面条,可以是炸洋芋;智慧是抽象的,是方法论,甚至是价值观。食物不消...

  • 知识与智慧

    知识岂能玩弄智慧, 愚妄人得知识以为至宝, 却不知自以为聪明, 而智慧更胜于知识。 古语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然...

  • 《知识与智慧》

    有知识的人,很多 有智慧的人,很少 有知识的人,聪明 有智慧的人,很傻 有知识的人,用脑想事,想的多,做的少,纸上...

  • 知识与智慧

    知识分两种: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显性知识是指我们所知的、有意识说出口的、不受时空条件所限制的事实。默会知识是指过程...

  • 知识与智慧

    教学,是一名教师的日常工作。德智体美劳,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进步,都必须落实到每日每时的教学工作中去。如何在日...

  • 知识与智慧

    知识与智慧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啥?其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仅仅是一种记忆,而后者可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当然,如果你...

  • 知识与智慧

    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智慧,是聪明才智,更多的是人的一种创造能力。 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智慧,必须有一...

  • 知识与智慧

    有位年轻人找到拉比(智者),请教致富的途径。拉比打量一番年轻人,问:“你是一位读书人吧?” 年轻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与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gs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