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放学后和几个家长朋友坐下来聊聊孩子,感觉很好,觉得自己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儿,孩子的事儿,造福的事,自我感觉可不厉害嘛!
这几个孩子动力有点不足,要么是受忽视,要么受高压,所以孩子对自我没有准确定位,不好胜,不在意,但凡受“宠爱”,就会有奇迹变化。
我和这几个家长推心置腹聊每个孩子,她们纷纷表示要改变观念,俯下身子,当孩子的朋友,倾听、帮助孩子,这让我很欣喜,浑身充满力量,期待明天!
把《正面管教》的学习分享给大家,和家长朋友一起学习当好家长。
家长们总在无意识中扮演上帝。我们以为,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但是,从一生的长远角度来看,真的知道什么对他最好吗?
你确定什么样的道路才是你的孩子该走的最好的人生道路?你是上帝吗?如果你真的是上帝,那就像上帝一样去做,彻底撒手让孩子自己成长。看,那天底下的众生——老虎、狮子、蚂蚁、蜜蜂,哪一个不是它们自己在成长,上帝可没有操控它们的人生道路哦。
要求、期望、负责,并不意味着爱。
我们衡量自己对一个人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往往会看对他有没有要求、期望,或负不负责、那程度有多深。
当我们对一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得越狠——我们越负责时,我们就越爱那个人;反之,我们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这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错误。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当我们对另一个个体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能使我们感到与对方联结得更深、更紧,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
心存恐惧,会让孩子成为“人质”
你必须变成优秀和美好的,否则我就不安全;你必须变得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够安心?瞧,家长们在把孩子变成他们内在安全的要挟物。
当一个小孩是家庭中的“人质”时,你猜,这个小孩能否受到真正的良性教育?小孩变成了家庭内在恐惧之河上的波涛,他当然无法获得那生命中真正需要的。
当你恐惧,他能感受到恐惧,即使他很小;当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小孩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
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
来检点一下你自己。盘查你内心的恐惧,是你真正想教育出好小孩的开始。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治疗,它治疗的正是人类之心的恐惧和愚痴。这是从更深的层面理解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