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餐时,小朋友们都在有序就餐。我也正准备吃饭,突然看到小张在教室后面去挡住正要去吃饭的小刘,我赶紧走过去拉开他们,小张一脸不情愿,嘴里一直嚷叫着“他区别对待!”。
我把小张拉到座位上,安抚了情绪,询问他原因,他很生气地告诉我:“今天课间收作业时,他不收我的,他就是区别对待!”我又立即问小刘是这样的吗?小刘一脸委屈地说,我没有。实际上依我对小刘的了解,小刘应该是不会这样的。
小张继续发气,他说饭都没有了,我没有吃,他也不允许吃。他就是这样蛮不讲理的,我就坐着他旁边,给他疏通。直到他最好的伙伴给他添了一碗菜他才开心一点,后面我去吃饭了,小刘过来说小张把手上的油揩在他身上。
对于小张这种孩子油盐不进的,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很容易形成偏执型人格,尽管我的话他还是听得进去,但是脾气来了是不管不顾的,采用过很多策略,但是收效甚微,我观察了他其实这学期在学习上很愿意学习,积极主动背诵课文,完成作业,书写也有了进步,但是在日常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方面真的太欠缺了,本以为五年级了他稍微懂事一点,但是他对于这些的认知水平非常低,而且听不进去别人的任何意见。比如今天教研回来,孩子就说他抢面包,脱同学裤子,英语老师说抱起水桶来玩,问他为什么?他就说他喊我的呀,我没有呀,抱水桶好玩呀。
其他孩子都已经习惯了他那种不正常的行为,有一次踩坏人家笔,他说试一下新鞋子硬不硬,让人苦笑不得。
有时他内心又很敏感,比如说同学区别对待他。从去年接到他,每天也没少惹事,还是有一些进步了,这学期才刚开始。
还好班里其他几个调皮孩子收敛多了,之前比他麻烦多了的小f同学这学期当上了我的语文科代表了,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在行为习惯中需要矫正的学生这一块,重点如何帮助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