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扯淡人生观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作者: 小熙看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5-10-08 17:13 被阅读83次

       最近读了两本关于儒学大家王阳明先生的书,一本是杜维明先生编写的《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一本是华科出版的《王阳明心血笔记》,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笔记的如下:

       存善去恶;致良知;知行合一;心之所想,力之所行;

       存善去恶就是说要时常反省自己,返现自己的恶念和不好的习惯,将不好的去除点或改正,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实现无善恶。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本体。”因为善恶是相对的,无恶也就无善;没有善恶自然没有私欲,一个人没有了私欲便是廓然大公,一举一动都符合自己的内心和本性,就成了圣贤之人。

       关于致良知,阳明先生有四教句:无善无恶是心之本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意思是:心的本体没有善恶之分;当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能分辨是非善恶就是良知;做善事去除恶念就是格物。至良知不仅包括分辨是非善恶;而且要修心,要做本心想要做的事;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毕竟每个人都有低谷;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一个要想茶杯一样,及清理自己的内心,才能装进新的东西;学会变通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良知了。

        知行合一,知的确切笃实处即是行,行的明觉精查即是知。知行的功夫本不能相离,知是行的开始,行则是知的最终结果。简单的说,想要在某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对自己又一个深入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才能做出正确的行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他认为,圣人的学说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认识和实践融合成一件事去做;将知与行合而为一,就能通过实践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心之所想,力之所行即是要先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立志要专一,不可受个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不可武断而行,不可让志向太绝对,立志不可敷衍了事,一定要专心致志,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领悟,,一个成功的人生不仅要为志向拿波里,还要适当放松自己,但是要适可为止,玩物丧志,目标将无法实现。

相关文章

  • 没发布新文章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这篇文章见解深刻、独到,对王阳明心学有较深的理解。大致明白了心学的智慧。...

  •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正在读《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读王阳明,因为一个契机。有朋友推荐“微信听书”,便于闲暇时,听上一段“心学智慧”。后...

  • 读《王阳明大传》,品品质人生

    要想了解王阳明先生的生平,以及他的心学智慧,我觉得非《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莫属,这三大本读完,...

  • 王阳明心学智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阳明心学智慧:事上磨练,心上修行

    古人曾言:“欲成大事,必读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几百年来,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智慧,影响了一代又...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最近读了两本关于儒学大家王阳明先生的书,一本是杜维明先生编写的《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一本是华科出...

  • 《心学的智慧-王阳明》

    修心。 一、宽心: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不从自身私欲出发而产生好恶之心,不要随感情的发出而动了本心。 要用心...

  • 对王阳明心学容易有的误解

    关键词:心学 心学的错误 王阳明 王守仁 王阳明心学 良知 对王阳明心学容易有的误解: 心脏不具备思考的能力,所...

  • 【日更19】知行合一

    《王阳明大传》(中)读书有感 【2021读书-037】《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中),冈田武彦(日)著,...

  • 【日更31】《王阳明大传》下册

    【2021读书-038】《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下),冈田武彦(日)著 1、《王阳明大传》下册记录了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jn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