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同事的推荐下,开始看奇葩说。从海选看起,三位导师的水准加上节目的定位,这个节目的可看度还是相当高的。在娱乐节目浮夸之风盛行的当下,提出“脱下虚伪的面具,好好说话”;“奇葩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样的口号,大概猜测节目还是很关注人性个体性的一面。
海选的四期看下来,已喜欢上这个节目。受到导师欣赏的选手,果然个个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太多的鸡汤,不追求正能量,敢于表达真实的自己,自我感觉也非常好。换句话说:自我价值感很高。
我想说的是一个落选的选手,忘了名字了,他出来的时候打扮成了一个小丑。他介绍自己的时候说自己的职业是小丑,然后匆忙跑出去给导师编气球做礼物,看着他匆匆跑进跑出,带着讨好送上礼物时,我心理一阵难过,已经知道这个人绝对不会被选上的。
后面他背诵了一段提前准备好的台词后卡住了,自然的被导师按了铃,然后淘汰了。
节目的定位是需要展示真实的自己,而小丑只是个职业角色。当把个体和职业角色混合了,这个时候就失去了自己。处在这样的能量之中,表演出来的不过就是制式的形式,背的是设定好的台词,连笑容看起来都是那么苦涩。
我们都有自己的职业角色、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行为言谈要求。戴上角色的面具和标签时,经常会混淆了自体和角色的差异。
可是,只有在你摘下哪些角色的面具,真正成为你自己。这时候的你,才是最有魅力、最吸引人的。
武志红老师说:成为你自己。愿我们都成为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