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没计划写年总结,主要这一年负能量太多,不想再去回忆。上周在上班途中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看到微信公众号蹦出一篇年糕妈妈的《二胎第一年》,忍不住看完,心情百感交集。
当时那篇文章刚写了第一段,计划至少完成一半的,思绪却怎么无法复位,便不再强迫自己,发呆了30分钟。决定写下此篇文章,给自己。
虽说二宝是去年九月出生,熬到现在已熬过一年二个月,艰难却宛若昨天。
1.
月子还没完,外婆估计之前照顾大宝操劳过度,一侧胳膊抬不起来,腹部疼痛,去医院做了B超没发现问题,考虑到在这里无人照顾,且老家中医去诊断比这里更经济,便回家了。妹妹把两个不大的孩子锁在家里,带着妈妈去看病,因为照顾我的孩子生病却推给生活本不易的妹妹,其中的心酸不言而喻。
不到三岁的大宝不要奶奶带,天天趴在我跟前生怕他压到二宝,要不就是各种闹腾,导致二宝无法入睡。外婆回去几天,奶奶也有回家,被三叔劝留,呆了不到一周还是要回去。虽然语言不通却比对亲妈还尊重的能干的婆婆为什么要回去,或许我能理解,就如我回湖北一样,语言不通,无处可去压抑。
那个时候,四十多天的二宝莫名严重咳嗽,住院初步诊断有传染性的“百日咳”,从来没离开我半步的大宝在百般无奈之下,被一个不熟悉的人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自己无法想象。或许,他至今对二宝的敌对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独自陪二宝在医院的七天,各种因素,我们换了三次病房,因为产后第二天受风发烧和一直的咳嗽身体恢复太慢,每次搬完,已经累的躺在床上不能动。而娃一会要吃,一会要打吊瓶,一会要做雾化,一会要按摩,一会换尿不湿,一天到晚时刻都不停。由于每次都是单间,不能留娃一个在房间,拿外卖都要抱着娃,有时候甚至一天喝不了热水,不敢抱着娃去热水箱打水。看着别人已经五六岁的娃,住个院后面跟着三四个大人,而我月子还没做完,却如此折腾,现在想来都很委屈。
出院回家,娃爸上班,外公上班,我一个在家看娃。以前很天使的娃,不知因为生病还是何故,抱着才能入睡,一放下就哭。每天晚上无数次醒来喂奶,大清早六七点跟娃爸一起起来吃早餐,泡脚(可能月子吹到风脚后跟痛),抓紧时间准备中午的一个菜。等到娃醒后,一天都是挂身上。看着睡着了,轻轻放下,一口水还没喝到,厕所还没进,已经听到嚎啕大哭了。每次中午外公回来做完饭吃完看一会,我还没睡着,他又该去上班了。
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对着大哭的娃吼了一声“一天到晚哭什么哭”,在那一瞬,娃估计被我吓到了,停顿了一下,随即更大声的哭起来,而我也跟着哭起来。我不知道我对四十多天的娃吼有什么意义,愧疚、怀疑、辛苦和委屈一起涌了上来,混合成了深深的无力和绝望。至今,那次的吼叫成了我对娃最深的亏欠。
那个时候外公辞职需要时间,到了六十多天的时候,外婆稍微好一点,不得已回到深圳。感觉顿时有了依靠,应该要好好照顾自己了,因为一直咳嗽去医院又找不出原因又老怕冷穿很多,怀疑是不是怀孕时受寒了,因为那个时候老怕热,每晚对着空调。
便想着去发汗,无知的自己发完的第二天,没有好好休息防护,却忙着去整理家里几柜混乱的衣物,在第三天开始感觉胸闷,头晕眼花,身体乏力。那个时候才明白体虚的人根本无法发汗,却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真正迈入所谓的月子病行列。
白天晚上包着头老觉得有风,吃个饭却又浑身是汗,晚上睡觉盖的严严实实不敢侧着睡,怕睡着了盖不到肩膀脖子冷。最后没办法去了中医院,吃第一次,感觉好很多,过几天汗又出,不甘心又继续吃,连着吃了四十副,除了头出门可以不用带帽子,其他一无好转。出门每次看着比自己家娃还小的产妇穿着轻盈,心情无比低落烦躁。
接着慢慢发现自己又有了寻麻疹,每晚每晚痒的无法入睡。更可怕的是只要坐下来电脑边或以那种姿势坐着不到五分钟,肩膀后背疼好几天,那个时候无法想象自己怎么上班。
网上各种查,月子病吧,月子病群,我觉得自己已经成了神经病。有人说去跑步,我坚持了一周,却发现出汗更严重,被风吹到,皮肤如针刺。而至今我唯一喜欢的一项运动跑步都无法正常进行。
那个时候真觉得自己已经接近残疾了,从头到脚都是问题。别说给娃母乳了,整过身体吃什么都无动于衷。干一会家务,就腰酸背痛。而比辛苦更糟的,是不被认同的辛苦;比痛苦更坏的,是无人理解的痛苦。
![](https://img.haomeiwen.com/i4613778/79b373ac42b59148.jpg)
2
身体一团糟,大宝年后回家,积攒的几个月的思念不到两天就瓦解。一不如意哭闹地上打滚,不愿意给分享,种种问题让我措手不及。熬到三月份上幼儿园,每天连拖带拽送到学校,到教室门口死活不进去,有几次跟着我跑到了校门口。
虽说这都是正常现象,却实在影响我并不美好的心情,各种焦虑,看到人就抱怨,一度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育儿方式,看不到娃的任何优点。却忘了不是娃有问题而是妈有问题。
3
稀里糊涂到了四月份产假结束去上班,组织架构和项目大调整。信心满满的去学以前自己不愿意学的生信,一个月不到被打脸,几个研一的学生不到2周都精通流程,我连简单的命令都用的不顺。最重要的是发现一向自豪的记忆已经到了恐怖状态,昨天说的一件事,别人不提醒,都会忘记,且此类的事情发生不止一次。
因为还有一些非专业的支撑工作,所以生信学的更慢。等到六月忙完一个会议,终于在同事的协助下磕磕绊绊跑完一个,规划自己新方向的学习计划时,却发现无从下手。每天打开各种生物基础网页,看的时候会,用的时候不懂,看着大家一个突飞猛进,迷茫不知道怎么学才可以事半功倍。那个时候深刻体会到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4
再加之上班后,发现以前的同事,有的因为能力提升从经济上远远甩我们几条街,或者换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我们还在原地踏步。且自从外公不上班后,每月要支出生活费,不到一年除了月月光还扣完了老本,而以前都是几个月偶尔给一次,无形中感觉到经济恐慌,更是体会到自己的生活原来还是年迈的父母再负重前行。
经济的增长,需要能力的提升,那个时候我不断的定计划,也不断的放弃,因为焦虑的想快速看到结果未果。同样一个产后抑郁的朋友,觉得要对自己好,与领导沟通后上班也没怎么工作,每次问不是看心理书,就是听电子书。我佩服羡慕她的自由,自己上班这么多年却无法坦然做到在公司上班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最重要的是,我要上进,我要一个有发展的前景,而不是每天看不到方向。我的孩子还如此之小,而我的能力似乎已经到头,自己都无自信面对他们,时常会冒出讨厌现在混乱的自己的想法。
5
工作看不到出路,又疯狂找兴趣,找所谓的未来可以为之生存的兴趣。花了几百,买了一个综合学习课程,学学停停,想去找答案。
然后在十月份的时候,我的外婆病重,我妈不得已要回老家,我爸一个人在家看小的,大的上下学无法接送,跟娃爸商议,一人接送一天,结果在娃爸接送了第一次,也是本学期的第二次时,因为上班晚去半小时,早走半小时被领导会上批评,这不知道应该算成年人的悲哀还是崩溃。
姑姑和奶奶过来支援,我的好日子还没过2天,在她们到深圳的第三天接到通知,奶奶的养父去世要回去,这种情况,我不可能阻拦。然而,在我上班未知的情况下,在娃爸的组织下,二宝也同时被带了回去,因为有大宝的案例,哭闹过后,毅然把娃从老家又接了回来。那个时候,由于身体易疲劳长期有心无力,心情暴躁导致的每日的争吵,加之这次事件,七年的婚姻已岌岌可危。
经过一周过山车一样的几天,到了周一上班,虽然事情已解决,却魂不守舍,心神不宁,无法工作。那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降温的原因,身体浑身上下刺疼,又给心理蒙上了阴影。打电话给大学舍友语无伦次的倾诉,从健康,工作,经济到心理,她听完说了一句“我从你说的所有,没有听到一句正能量”,然后问我是不是产后抑郁,我说我是焦虑,不是抑郁,抑郁的人求死,我想更好的活才焦虑。
但是,后来百度了“产后抑郁”,竟发现和我的症状完全一致,一年了我只想着向前,却从来未真正注意过自己,又或者太盲目关注。
6
那一天的下午,我列出了所有的健康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等时间治愈。头怕风就带帽子,脚后跟冷就穿袜子,不要老看别人穿着裙子自己穿着羽绒服心理有负担,只要不冷就行。
后来,去问楼上跟我有同样问题的大姐,她已经产后三年,说今年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胳膊腿膝盖不用贴膏药了,更增加了我的自信。想当时三四月份的深圳,别人短袖,我俩里三层外三层去接娃,完全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真的放下后不用去过度关注这些,顺其自然面对,感觉轻松了不少。有时候,放下或许就是得到。就如上面提到的那位朋友,她没考虑过经济,却在调整好自己后的年底换了一份工作,工资是原来的两倍。
重新整理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学习计划,重新开启写作模式,只因为在洋洋洒洒一页纸上,虽然曾经排斥中断,只有写到它有感觉,那个从初中坚持到现在的东西,一周一篇,课程一周一门。
第一篇写的激情澎湃,第二周一无题材,加之惰性,有些困难,想想自己无数次由于种种困难的放弃,不想重演,硬着头皮写了一篇。过了第三周第四周,基本已经形成了习惯,执行起来也很自然。
最大的收获,因为不断的学习,思维也拓展,潜移默化写的文字有了深度和写的效率有了速度。有时候到了周四还没素材,只要有了一个大概框架写起来竟然不像以前要全篇在脑海中构思好才动手,那个时候每次看到写作大家写起来一整天,一直在疑惑他们不用构思。现在发现只要一个大概提纲,一下笔,一鼓作气便可完成,有时候偏离预期思路得到的其实质量更高。
另外,2016年刚开始写公众号,千方百计让更多人关注,不到半年就想着变现,被一次次打击,渐渐没了兴趣。这次只是坦然的写自己,也写给低潮的自己,别人看与不看,都没关系,不刻意,不执着。
7
作为有两个四岁以下的娃的职场妈妈,一进家门是娃,一到公司是工作,很现实的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基本来回上班途中1个小时,挤午休的40分钟,因为每晚娃睡着都快十一点,没法工作,便大家都睡觉,早上五六点起来锻炼加学习,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也许一周有效利用不到80%,总比什么都不做来的好,对我来说这种状态让我充实。
虽然身体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由月月光变成了年年光,工作方向似乎依旧模糊,家里每天依然满地鸡毛。
最重要的是,放下,虽然立地成不了佛,成就了佛系,也不错。
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唯一目的,唯一有正能量的一点传递。
没有谁比谁过的好,也没有所谓的差,一切皆在于你的心。
比辛苦更糟的,是不被认同的辛苦;比痛苦更坏的,是无人理解的痛苦。明明已经付出很多,却还是时刻怀疑和拷问着自己:我是个好妈妈吗?我为孩子做得够多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