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读书
长傲多言 凶德致败

长傲多言 凶德致败

作者: 姑射山秋水 | 来源:发表于2017-05-21 13:38 被阅读0次
    长傲多言 凶德致败

    咸丰八年三月初六,曾国藩修书一封,寄语自家兄弟:长傲多言,凶德致败。读来振耳发聩,句句戳心。

    在曾国藩看来,违背仁德的恶行有两件:傲慢无礼和话多。多言和傲慢究竟有多可怕?他说:历代名公巨卿,皆因傲慢和多言败家丧生。

    在曾国藩眼里,多言不仅是与人交谈时口若悬河、谈锋甚健,平日里多管闲事,书信文章里议论人,皆为多言。他曾经总结人的性格说:“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格言联璧》上还说:“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看看,多言的人还常诚信不足。

    《墨子后语》中有这样一则对话,也告诉我们多言的鄙陋。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事实确实如此:蛤蟆、青蛙,日夜啼叫,哪怕口干舌燥,也无人想听。但是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人都会受它提醒,按时起身劳作。所以,墨子反问到:多言有什么好处?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恰如其分的发言,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在曾国藩看来,傲慢无礼、盛气凌人,不仅仅指言语待人尖酸刻薄,态度、表情甚至眼神都可以是有傲慢之气。而且,神气十足,面色蛮狠,更是盛气凌人的一大表现。为何这样说?只因“凡中心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言为心声、相由心生嘛,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也可以说:你的外部表现就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展观。

    还记得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吗?话说,苏东坡与佛印一起坐禅。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点头赞道:“像一尊佛。”佛印随口也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地说:“像一堆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东坡高兴的回家诉说此事,小妹颇不以为然的说:“其实今天输的是你。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为粪。”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证预言”,告诉我们:你就是你的全部世界的映照,你的全部世界就是你自身的映照。

    所以,《格言联璧》上说:“肆傲者纳侮,讳过者长恶。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戗生”。骄傲地无所顾忌的人容易受到侮辱,忌讳过错的人助长罪恶。贪利之人害己,纵欲之人损命。

    既然“形于内而诸于外”,如何才能做到言语恰到好处的恭敬,外貌谦和有礼?那自然是“修心”了。

    道德经上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也是告诉我们了“修心”的道理。从心上来讲,要修养诚敬谦和的仁德。诚是真诚,敬是恭敬。内心有真诚,这样,外在言行就会表现得恭敬。能做到:敬人、敬事、敬物。自己能够谦卑,必定能够跟人和谐相处,这也就是是仁德了。有这种诚敬谦和的仁德,自然就能够敏于事而慎于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傲多言 凶德致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nm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