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就会发现,现在的中国有一种特殊现象,就是上访,以前是个体上访者多,现在愈演愈烈,逐渐发展成群体上访。这其中不排除,有的人在政策之内,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反映问题又久拖不决,才不得已用这样的手段维权。但也并不能排除,有些人是深谙民间的说法“会闹的孩子有奶吃”的。还有很多人,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把生活中受到的委屈以这个渠道作为发泄口,参与其中,人云亦云,甚至以讹传讹,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人的帮凶!
国家每一项政策出台,只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有些个体确实会有受委屈的现象出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些上访“老油条”,真去了解他们的诉求,会发现并不是如他们所说的那般,是被政策亏待了的人,这其中怕是一个"贪“字作祟。那些叫嚷的凶的,也并非真正的吃亏者。是不是正应了,民间的那句古话,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如果全社会真的形成了这样的风气,那恐怕以后群体上访事件会越闹越厉害,以至一发不可收拾。
记得以前拆迁安置,是上访闹得比较厉害的。各种激烈的冲突,甚至流血事件也常见诸报端,现在却很少有这样的报道了,并不是拆迁安置工作停滞不前了,随着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政策的展开,拆迁安置的力度比以往都大。为什么现在拆迁安置的工作总量增加了,但上访维权的现象却减少了呢?
我有一个朋友曾在拆迁办工作过,我和她探讨过这个问题。她说,以前拆迁,拆迁办和谁家签了拆迁安置协议,都嘱咐不要往外说,怕邻居间相互交流,因为确实存在暗箱操作现象。而且往往是能闹的人家,获得的补偿越多,钉子户往往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现在拆迁补偿,拆迁办公室就怕邻里间不相互打听交流,因为所有的补偿分配方案都是公开透明的,大家都是一样的标准,不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所以不怕大家相互比较。现在一块土地从动拆到实际拆迁,基本都很顺利。遇到有极个别不讲理的人家,愿意做”钉子户“的,拆迁办也不再强行拆迁,而是同意该户人家在原地继续居住,并且不再使用卑劣的手段,断水断电。这样子一来,到最后,往往是居民自己找着拆迁办要求完成拆迁工作。因为大家都搬走了,就一户人家跟砖头瓦砾住在一起,虽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但是心情受影响啊。而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整个动迁区域居民都拆迁安置完了,就只留下这一家,大家心里自会去想,如果不是这家人要求太过份,怎么会如此,几百户的人都不欺负,难道就欺负你这一户家人吗?所以时间一久,”钉子户“也挺无味的,就积极主动的要求拆迁安置了。当然,拆迁的补偿方案还是原先的那个,先签先得的协议奖励还没有了,做“钉子户”实际到手的补偿要低于先搬迁的人家。这样一来,没有谁再愿意做“钉子户”了,拆迁安置工作越来越好做。
试想一下,如果坚持做“钉子户”最后实际利益大于那些先搬迁的人,是不 是大家都会成为下一个”钉子户“呢?
动迁这种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都能解决好,其他事情真的有那么难解决吗?
如果闹一闹,就给好处,闹得越凶给的好处就越多,那无形中等于鼓励人们都去做上访户。全社会也会形成了”会闹的孩子有奶吃“的风气,那闹将成为人们维权的重要手段,以后的生活中会屡禁不决。政府也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在各种上访事件中疲于奔命,而某些执法部门,也将成为整个事件的”背锅侠“。
和谐美好的生活在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