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线上培训,其实应该这么做

线上培训,其实应该这么做

作者: 企业云课堂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23:24 被阅读0次

说起2020年,这次的疫情必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口罩成了刚需,生鲜电商起死回生,线下实体则是凛冬将至,美股活久见地反复熔断……站在未来看现在,此时的我们可能处于历史的拐点;站在现在看未来,我们的生活正在悄然改变。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学习与适应的速度,能否赶上这些变化?


『 阅读本文可能需要10-15分钟 』

一、用学习跑赢这个世界

因为疫情,我在家里憋了三个多月没敢出差,这次一出门就发现:住的酒店变得更加干净了、坐的航班变得不可预测了、出来讲课可能还是要带着口罩了……在这些变化当中,跟我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聊的网课了。刚好趁着现在飞机日常延误,在半路上和大家顺便聊一聊,关于客户培训和员工学习的那些事。

学习速度VS环境变化速度 再次火热起来的线上培训 线上培训,路在何方?

学习与培训,势必不可能止步于 [内容交付] 的层面,现在正向着 [社群化学习] 的阶段过渡!

二、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输出

以往的 [内容交付] 只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而 [社群化学习] 则是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主动地输出!

1.网课, 有东西可学≠能学到东西

在这里并没有任何对网课的不尊重,但如果这句话伤害到你了,那我觉得很抱歉。不过,事实可能正如我所说的,目前大多数的线上培训课程仅仅停留在 [内容交付] 的层面——再直白一点地说,如果我在某个网络平台上有某个课程,你很喜欢并且购买了这个课程,然后咱俩之间的关系可能也就到此结束,因为“我”已经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也没有必要再去监督你后面到底学了没有、会了没有、用了没有。对于这个场景,大家觉得“我”更像是老师给你上课,还是直接让你买课本然后去自习?

可以说这是知识付费现有模式的“原罪”,平台及其内容的创作者们在学员购买课程的那一刻,已经完成了变现,也就自然没必要关心学员能否变现。这里没有所谓的是非对错,而是知识付费在目前的生意逻辑仍不甚合理,而 [社群化学习] 的模式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之一。

目前常见的学习平台

2.思考,如何让学员得到更多

大家不妨回想我们小时候上的数学课,有小孩的朋友想象一下你家孩子的场景可能更好:老师在讲某一类方程的解法时,一般会通过一些例题让我们能更好的理解;然后还会有大量的练习题,让我们在题海里“畅游”一段时间,做错的题目更是要格外注重;最后才是知识的运用,比如考试……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一元二次方程运用在买菜砍价上面,想必数学老师应该也不会介意(最后这句我瞎说的)。

这也是常见的教学方式:说给你听(讲解法)→做给你看(看例题)→让你做做看(做练习)→看你做怎样(运用和考试),前面的两个阶段属于“被动学习”、而后面的两个阶段则属于“主动输出”。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输出

我们前面所讲的 [内容交付] ,最多也就做到前两个阶段的“被动学习”;如果想要得到比"拿着课本自习"更加靠谱的效果,那就需要进入后两个阶段的“主动输出”,具体来说就是反馈纠偏与指导运用。而社群作为一个有机体,成员相互之间能够更好地 激励反馈、帮助纠偏、产生碰撞。

3.学习,可不能一个人high

受疫情影响的不止企业和上班族,还有学生党们也延迟开学了,于是学校为同学们开通了各种网课,线上培训今年以来的火热某种程度也是源自于此。前段时间,广大同学们在感动之余,纷纷为提供平台的钉钉送上五星好评,只不过是分期支付——就是每次评分只给一星,这里不玩梗了,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搜。

听说最近还出了学习"防沉迷模式"

这段时间虽然学生们可以在家上网课,很多家长却还是很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因为在家学习还必须依靠孩子们的自制力,这种对成年人而言都算得上稀缺的宝贵品质。再说了,人毕竟是群体动物,长期游离在群体之外的“自习”有可能会给你带来孤独感,而失去其他人作参照物的我们也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事倍功半。听说这段时间开始要开学了,学生们见到班里好久不见的同学应该也蛮高兴的,家长更是可以暂时放下一直悬着的心。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

但我想说:对于学习,我们最需要感受到的,应该是在群体之中得到成长的充实与快乐才对……孩子们是这样,那我们自己呢?还是要继续脱离群体独自奋斗吗?

4.过程的支持,长久的陪伴

当然,有人会说:“在一个社群里我就一定能学得好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每一个社群的运营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同一个社群里不同成员的学习成果也是不一样的。社群化学习的模式确实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只要加入一个社群来共同学习某一个课程,就会比在网络平台上自学的效果更好,具体取决于社群的运作水平。

一个学习型社群的水平高低,还真没办法一眼看清楚,甚至有的人建社群只是单纯地为了卖他们下一步的课程,我个人倒是不觉得网络课程的推广和销售有什么问题,只要 内容扎实有用、学员自愿购买,没什么不好的。但是,课程的推广和销售绝对不能够作为这个“学习型”社群的最高目标、乃至唯一的目标,因为我是见过在一些极个别的群里,运营团队每天准时准点、坚持不懈地向我们兜售课程,群里的内容和作用却是不大,只能说吃相太难看。

卖课程没有错,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力

言归正传,线上培训必定不可能长期局限于单纯地 [内容交付] ,而是走向 [社群化学习] 的阶段,这件事情并不是将要发生,而是正在发生着!

三、什么是 [企业云课堂] ?

最近线上培训实在火热,我也在不同行业里,对多个与培训学习相关的社群进行了全过程的操盘考察(质量自然是良莠不齐)。

在其中,我也发现了几个值得与大家分享的好社群:李海峰老师出品的21天DISC人际关系训练营,在去年喜马拉雅123狂欢节中也勇夺总榜第一名,可以说是质量奇高;业界“新秀”,灯塔运营团队所推出的社群运营7天训练营,他们对于社群怎么运营这些看家本领,居然还能直接毫无保留地分享给群内成员;华润三九的企业学习社群,这一家公司在我们许多人的眼中是老牌国企和医药健康行业的领军者,同样能够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连续14天不间断学习、达到100%的全勤打卡率、人均28分钟的语音分享……可见,所谓的体制和特殊情况之类的,其实这都不是阻碍我们的借口。

最后,我通过多个样本的双向比对,发现作为一个优秀的学习型社群,至少要同时达到以下的四项标准:

(1)能否直接用效果说话?

(2)能否做到全程有计划地引导?

(3)能否拥有开放的氛围?

(4)能否提供长期的陪伴?

如果你企业里的“线上培训社群”还达不到这四项标准的话,那么你对于 [学习型社群] 可能就需要有全新的认识了—— [企业云课堂] 在这里就可以直接手把手地帮助企业构建所需的社群。

1.交付效果,而非内容

不管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培训、还是对外部客户的业务培训,花钱报班做项目从来都不是问题,如何呈现与量化学习效果这才是一个困扰很多人的[玄学问题]

尽管线上培训最近很火热,社群学习其实也并非什么新鲜事,但很多人对于 [学习型社群] 的理解都仅仅是把相关人员拉到一个微信群里、发发红包和信息、让大家做点事,长期疏于管理之后就慢慢沦为通知群、答疑群甚至广告群……现在很多所谓的 [学习型社群] ,可以说 既无 [学习]、也不成 [型] 、更非 [社群] 。

对于学习社群最终的各种花式“沦落”,问题并不在于 [社群化学习] 这一模式本身,而是该社群的运营水平!成功的社群,背后原因各有不同;而失败的社群,问题多是出在组织者的身上……学习型社群除了完成内容的交付之外,还需要实现效果的交付。

现在,经历多次打磨后推出的[企业云课堂],帮你做好学习型社群的运营,我们只用结果说话!

学习型社群,就该用学习的结果说话

2.对于学习,我们全程引导

(1) 内容必经打磨

有人就会好奇:[企业云课堂]是如何将[学习型社群]输出到各行各业的多家公司?我们要知道,每一个行业的生意状况各不相同、每一家企业的管理问题也并非完全一致,没有人(至少我还没有见过)可以做到对所有行业和所有企业都完全了解与精通……这样的人暂时不存在,但也并不需要,因为我们更应该做到的是[让专业的人做各自专业的事]。所以,构建学习型社群的第一步,应该是与合作的企业共同打磨内容,让培训内容转化为适用于线上培训的内容,而不是直接搬到线上去。

我们不提供内容,而是帮助企业打磨内容

(2) 学习必作反馈

很多企业在上网课项目的时候,都会面临的一个世纪性难题就是:你永远都不知道,在网线的另一端到底有没有人在听?无反馈、不学习,[企业云课堂]目前通过课后打卡、学员分享、问卷考试、社群活动等多个环节的多种方式,让一个社群里面精心打磨的学习内容不至于沦为[薛定谔的网课]。

每个环节都设定有多种玩法

(3) 社群必求变现

有的人会直接把各种问题都简单归纳到培训和员工素质上面,个人其实不是很能理解这种想法。因为我们要知道,学习并不是万能的,能帮助企业和个人产生效益的并不是培训本身,而是我们对培训结果的充分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 [变现] 。如何利用 [企业云课堂] 帮助企业进行变现?项目本身在前期需要先与企业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制定好判断的标准与执行的方案、在后续执行的过程中判断是否符合我们原先的标准、不符合标准可能就需要评估和调整,直至我们最后能够达到共同的目标。

培训变现的"六扇门"

3.社群的氛围与走向

不知道为什么,在以往培训时,我的很多客户都莫名地看重培训老师的“互动”怎么样呀?还有大家的“学习”氛围好不好呀?氛围,固然可以作为某种指向标,但客户如果只是需要在把氛围烘托起来,那么稍微有点水平的培训师或主持人都有能力让现场看起来还不错。培训与学习并不只是表面功夫,不管是一场培训还是一个学习社群,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真实呈现和具体量化的学习效果!

另外,在一个社群的学习环境中,学员是否愿意输出和分享、能否相互间提供参照、会否成为各自的榜样,这里需要的氛围也并非“学习”而是“包容”。所以,企业在构建一个学习型社群的时候,真正需要的是管理者与HR的高度参与、全程陪同、适当引导。在此基础上,[企业云课堂] 还通过塑造学员的不同"角色",帮助社群在成员之间能够形成正面的影响。

当然,我一直以来也不强求每个成员都能通过互动而兴奋、都能对学习充满兴趣、都能按要求有所反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需要被尊重而不是一刀切。因而,这次我在 [企业云课堂] 里面也设置了不同强度的学习模式,力求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 [节奏] 。

当然,不同的节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4.支持免费无限复训

所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所有的培训和学习都不应该只是 [一锤子买卖] 。

一个学习型社群,是否能够为学员和客户提供长期的 [复训] 服务,这里面也体现了其对学习效果的信心与保证。 [企业云课堂] 对于和每一家合作企业共同构建的每一个社群,无论未来是否继续合作,都会在社群启动后至少一年之内免费提供不限次数的复训,这也是我个人给到每一个客户与学员的承诺。

我们的信心 & 给你的承诺

在理论上说,[复训] 的次数并没有任何限制,但我个人会建议大家保持每隔一到三个月做一次复训的节奏。当然,复训也不应该只是为了完成而操作,因为复训的意义是在于让这个社群能够长期学习,所以我们最好还是提前设置一定的前提条件……例如,在学习打卡率方面,达到合作企业与相关方共同认可的某一个标准之后,我们为这个社群做复训可能意义会更大。假设社群达不到我们预先设定的前提条件,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做复训,只不过强制做复训的效果就不一定能得到保障了。同时,我们也可以为每个社群和学员提供一到两次的容错机会,让每个团队及其成员都有能调整和试错的机会。

『 世界已悄然改变, 你做好准备了吗 』

相关文章

  • 线上培训,其实应该这么做

    说起2020年,这次的疫情必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口罩成了刚需,生鲜电商起死回生,线下实体则是凛冬将至,美股活久见...

  • 5.20线下培训转线上培训

    年前要参加的培训,由于疫情推到年后的5.20,很期待能参加培训。突然疫情再次蔓延,今天收到通知,转为线上培训,其实...

  • 线上培训

    从明天开始,宅在家里线上培训学习。 今天晚上在QQ群中聆听了胡主任有关明天培训的有关事项:要按时签到;按时完成作业...

  • 线上培训

    特殊时期,学习不能停,学生是这样,教师更应如此,加强自身学习,提升业务水平是必修课。 这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没有阻...

  • 线上培训

    今天下午参加了线上培训,专家授课《活教育中的食育》,感觉专家的许多观点确实很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很难实...

  • 线上培训

  • 线上培训

    在公司里带新人已经快一个月了,除了每周计划、布置任务、实施过程中的答疑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她们输入的成效,我启动了线...

  • 线上培训

    今天的培训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5:30,累人是有的,而实际的效果确实却不敢恭维。前三十分钟感觉听的还可...

  • 线上培训

    口罩的原因,让很多事情都只能通过网络线上进行,早晨听广播,除了网课甚至新生J训都线上进行,这看起来形式更多的大于内...

  • 线上培训

    今天线上培训了一天,基本把培训内容断断续续听下来了,这次培训主要就是这几天线上培训的信息技术2. 0技术中存在的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线上培训,其实应该这么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qf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