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教--最成功的外来文化

佛教--最成功的外来文化

作者: 大味至淡 | 来源:发表于2021-01-26 23:41 被阅读0次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引子 

    天龙八部里,聚贤庄一役,中原的一众“正义”之士们欲置萧峰于死地,不过是因萧峰为契丹人,而众人又持胡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偏见。其中就不乏少林的高僧们,萧峰却用宋太祖所创的太祖长拳对阵少林达摩祖师所传的天竺武功,其中讥讽之意简直扇得众人啪啪作响。

    佛教于中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可谓是融入中国社会最成功的外来文化。以至于我们似乎已分不清它的根是源于中国还是异邦。

    中国人好临时抱佛脚,随便找座寺庙看看,焚香祷告的众生: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个个都极为虔诚,喃喃自语着举着香火行三叩九拜的大礼。要是真有神明在,估计也被这阵仗吓得够呛。

    普陀山香客

    然而讽刺的是,佛经里讲三毒:贪、嗔、痴,讲我执,这些都是人性中很不好的东西,贪是执着于内心欲念的追求,嗔是执着于逆境的愤懑和不满,痴是执着于自己浅显的认知。再看看芸芸众生所求不过发财升职、结束病痛、有个好学业、找个漂亮老婆帅气老公之类,无不充斥着自我私欲的贪嗔痴。

    普济寺内的香火

    但作为宗教,佛教确实是在迎合世俗化后,给自己带来了生机和发展。

    佛刹

    佛刹

    起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原是今天尼泊尔境内一个王国的王子,青少年时就开始思考人生,探寻人生困苦如何摆脱,29岁毅然离开故国,开始远游修行,35岁时南行到尼连禅河河滨的伽耶城,于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其后在恒河流域传教,80岁时在返回故土的途中涅槃。

    佛陀原始的教义总结起来是“四谛八见”,四谛是佛教世界观的认识论基础,而八见则提供了修行的方法论,原始佛教在佛陀创教后很长时间发展有限,虽然传播的范围广及整个北印度的恒河流域,但并不具规模,这也和佛陀本人反对偶像崇拜,讲究缘法的缘故(与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不同,佛教对于传教本身并不积极,而持有一种缘法的态度),佛教真正得以空前发展的则是到公元前3世纪时期,因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笃信佛法,而受到极力的推广。

    其后佛教随着孔雀王朝的政治扩张传播到中亚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而此地也正是东南欧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向东扩展的东方前沿阵地,佛教文化在此遭遇希腊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古希腊雕塑

    犍陀罗佛像

    佛教受古希腊雕塑艺术影响,开始广造佛像,其中犍陀罗佛像便是这一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例子,犍陀罗便处于下图(乾陀羅)中地处南亚大陆西北部分的印度河流域,大致处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国。

    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

    进入中原

    与此同时,佛教开始向东越过帕米尔高原,经由丝绸之路正式开启它的东土之行,其后数百年,沿着丝绸之路分布着数十个佛教小国,它们为佛教在中原的传播提供跳板和中转站的作用。

    就官方历史来说,佛教传入中国的元年要从东汉的汉明帝时期说起,洛阳白马寺成为中原第一座佛教古刹,也成为东亚的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越南地区的佛教祖庭之地。

    在两晋之前的两三百时间里,佛教在中原如同其在佛陀创教后的早期阶段类似,发展不论是广度或者深度上都极为有限,而真正得以发展要到东晋十六国开启的乱世之后。

    “观世音菩萨”源于十六国时期著名译经家鸠摩罗什的译文,其人经历传奇,有西域和天竺的血统,精通梵文,后被前秦将领吕光所俘,寄居凉州十余年,汉文造诣也颇深,后秦君主对他很崇拜,兴师破凉州后将其请到长安,这位身世飘零的尊者成为中国佛教历史上极富盛名的译经家,因为精通梵文和汉文的缘故,他的译本结束了早期译文大多音译难懂的片段,大量的意译为佛教文化的本土化做出了贡献。

    文首心经引用片段中“观自在菩萨”便是观世音菩萨的其他译法,原因来说可能多种,其中不乏玄奘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尊讳之嫌,因此观世音后世又常称作“观音菩萨”。

    鸠摩罗什像

    东晋其后的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空前吸纳发展时期,这期间诞生了众多的远行者和翻译家,不乏如达摩的天竺人和唐玄奘这样的中原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敦煌、云岗、麦积山、龙门众多佛教石窟都无不反映这一时期佛教的盛况。

    佛教在传播上,也更变得迎合大众的现实需求,广造佛寺、佛像、浮屠宝塔好为贫民百姓提供摆脱现实苦难的精神寄托,香火钱、功德箱也为佛教的发展解决了现实的物质难题。

    禅宗的兴起

    唐朝中期以后,中亚地区纷纷被西亚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化,唐朝也在中亚与大食的怛罗斯之战中惨败,其后特别又受到安史之乱影响,战略触角渐渐退出中亚和西域,行由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和西域天竺佛学交流之路也因此也被切断,中原佛教开启了完全独立的发展之路--禅宗的兴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宋以后,禅宗取得了空前的历史地位,而行为主流的又为六祖惠能的南宗,南宗讲究顿悟,不同于北宗主张的渐悟,顿悟不立文字,讲究缘法,更注内心的参悟,是一种极为感性的修行方式,醍醐灌顶,顿时领悟是其要义,不主张苦苦执着的方式达到修行的目的。

    这种思想也极大程度的迎合和影响了宋代向内收缩的政治策略,也塑造了其后数百年中国文人的心理状态,禅学与道家一起成为政治上落魄者的精神天堂,进可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天下,退可以处江湖之远则修其身。

    顿悟的感性认识很契合文人对世界的文艺认识,中国唐宋以后的文人大多有居士(居士之意便是在家修行的佛教徒)的名号:李白的“青莲居士",王维的“摩诘居士”,白居易的“香山居士”,欧阳修的“六一居士”,苏轼的“东坡居士”,李清照的“易安居士”,倪瓒的“云林居士”,唐伯虎的“六如居士”等等等等。其中王维信佛尤盛,有诗佛之称,其诗空灵,极富人与自然和融之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不仅如此,王维精通画道,是中国文人画派的鼻祖人物,东坡有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宋特别是苏轼以后的文人画,开启了一段追求神似,快笔勾勒出所想表达的画中意境正是与禅宗的棒喝、顿悟心灵相通。

    世俗层面的深度交融

    在社会底层的世俗层面上,佛教也和中国故土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三教九流”不分彼此。在普陀山一众的佛刹中,殿堂之上不仅肃立着传统佛教的佛、菩萨、罗汉、护法甚至比丘和比丘尼的塑像,还有保财神的关公、道教至上至尊的玉帝、一众说不上名字的中原人冠冕衣着的造像,大厅侧面坐着几个正打着盹的和尚,他们面前摆着一个木头箱子,前面赫然写着“功德箱”三个大字。厅堂前院的广场上一帮信众焚香祷告,烟雾缭绕,一股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

    宗教的发展脱离不了世俗化的基础路线,唯有于此才能让其饱有生命力,经久不衰。企业的发展亦是如此,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平民餐厅分布于世界各地,面对不同的文化相融性挑战以及时间的考验依旧持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肯放低姿态的品牌大多会被历史淘汰。

    感谢您的阅读!下期再见,如果还有下期的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最成功的外来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qo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