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散文
《道德经》之成语-天道好还

《道德经》之成语-天道好还

作者: 遇见宏山 | 来源:发表于2023-07-03 01:08 被阅读0次

2023年7月4日  星期二  大雨  24℃-27℃



天道好还

宏山手写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章

【成语】:天道好还

老子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道理,即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头,太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当我们获得成功或是取得成绩时,不可沾沾自喜,更不可狂妄自大,而要掌握适度原则,否则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

我们经常所说的“乐极生悲”一词,就是用来形容那些得意忘形之人的,它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现实生活中,快乐得忘了形的人随处可见,而悲伤过度的人也不在少数,人们为何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呢?老子给出了我们答案,即我们远离了大道,不能和大道合二为一。

在情绪的掌控方面,年长者要比年少者做得好些。一般而言,年长者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大风大浪要比年少者多得多,所以不易冲动,不会感情用事。而年少者则不同,年少者在感情方面经历的事情太少,一旦遭遇挫折,便会失落不已。

如果只是一味地忍着伤痛,而不是把挫折作为一次经验和教训,就不会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如果能够克服挫折,就会慢慢走出阴影,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失败和痛苦在很大程上能促使人取得成功,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和乐观的心情对待挫折,决不能让坏情绪毁了自己的一生。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欲益反损: 出自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故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 释文 益:得益;损:损害。原想...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淡而无味: 出自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释文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

  • 2021-11-20

    上善若水,汉语成语,出自《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该词语常形容君子为人处...

  •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到底什么意思?(日更第53天)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意思是说:最高...

  • 《道德经》成语小释

    《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但文意深奥,包含广博,可谓字字珠玑。其中,包含着很多成语,更可谓其精髓。 自知之明 出自...

  • 庄子创造的成语

    自知之明 慎终如始 和光同尘 知雄守雌 多藏厚亡 祸福相依 天道好还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大巧若拙 被褐怀玉 见素...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总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成语出自《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认识别人的是“智”,了...

  • 读《道德经》札记(23):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是个成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原文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能认识别人的人,是有...

  • 天道好还

    上天所行之道是喜欢报复的。好:喜欢,还:报偿,报复。旧指恶有恶报。【出自】:《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 《道德经》成语

    玄之又玄,功成不居,和光同尘, 天地不仁,天长地久,上善若水, 金玉满堂,功成身退,目迷五色, 宠辱若惊,视之不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之成语-天道好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rq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