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风月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23:29 被阅读0次


    听,见真知

    《逻辑思维》微信公众号文章

    生命最有意思的十件事儿

    1.  构成生命的物质很平凡,原始地球就是孕育生命的子宫。1952年,美国博士生米勒做了生命科学史上最科幻的一个实验:他用烧瓶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环境。一周之后发现,在实验模拟的“海洋”中,生成了大量最基础的生命物质——氨基酸。

    2. 活着的根本驱动力,是能量。关于这个问题,最经典的定义来自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他说“生命以负熵为生”。意思是,持续的能量输入,让生物能够在生命周期中,对抗走向灭亡的必然归宿。

    3. 对于物种来说,繁殖比永生更重要。繁殖让生命拥有了变化的可能,进化与多样性都是繁殖的副产品。水螅似乎是一种能够永不衰老的生物,但即使是它,也需要繁殖。

    4. DNA是生命最“聪明”的“发明”。它把复杂的生命现象都变成密码,存储在一条细长的线上,用一维载体完美记录三维物质。没有DNA这样简洁到极致的解决方案,生命不可能变得如此复杂,也不可能自我复制。

    5. 进化的道路上,优势和劣势很难判断。几乎所有生命都用DNA作为遗传物质,唯独病毒使用RNA。RNA复制时的错误率很高,但高错误率让病毒能以极快的速度适应环境,迭代进化,穿越亿万年光阴而不灭。

    6. 大自然不青睐复杂,也并不宠爱高级生命。今天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生命依然是单细胞生命。活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是自然选择的唯一标准。

    7. 没有细胞分工,就没有人类。分工让细胞功能变得专业,它让生命的缤纷有了实现的可能。但分工也剥夺了体细胞繁殖的权利,受到”压迫”的细胞,天然有恢复繁殖能力的“渴求”,癌症就是重获繁殖权的体细胞,发动的叛乱。

    8. 共生,是一种神奇的生存智慧。我们每个细胞里,都生存着一种“寄生虫”——线粒体,它与生命已经共生二十亿年。作为细胞里的能量工厂,线粒体拥有自己的基因,独立复制繁殖,生存在我们的身体里,却并不与我们一体。

    9. 人永远无法完美复制自己。“自我意识悖论”注定了这个结局——如果被复制的你没有自我意识,这次复制就并不完美;如果被复制的你拥有自我意识,他就绝不可能认为自己是你的复制品。

    10. 自由意志,也许是人类最美好的幻觉。事实上,人类心智的游走方向,会受到遗传蓝图的规范、本能欲望的牵制、生活环境和阅历的涂抹。


    读,到彼岸

    《行动力》:林小白

    1、建立主动学习意识

    主动学习一定得冲着自己的优势使劲才行。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呢?借助SIGN模型,就能帮我们进行自我探索。所谓的SIGN模型,指的是让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Success(成功),instinct(主动),Grow(成长),和Need(需要)。

    Success(成功),就是问问自己从小到大做什么事比别人快,比别人好?

    instinct(主动),想想有什么事自己会自发去做的,就算没有收益也行?

    Grow(成长),有没有学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又快又好的经历?

    Need(需要),做什么事通常会得到别人的赞扬,或是就算没人肯定,做了也能让自己心满意足的?

    通过回答以上四个问题,提炼出共同点,我们能找到隐藏在我们性格中的优势。

    2、打造高效学习能力

    好书从哪来呢?最省事的做法是,以问题为导向,找这个领域里的牛人写的书,或是多次印刷和再版的经典书。

    “以输出倒逼输入”。能写出3,4千字的长书评是好,写不出来的,500字的短书评也不错。还可以写写读书笔记,摘抄书中有感触的语句,并在后面附上自己当时的想法。要不,写几十个字的个人感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还有“以教为学”这一招。给家人,朋友,或去网络平台,教授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在讲课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你以为自己懂了,其实你并不能说清楚,讲明白。进而能促进自己进一步学习和思考,逐渐地将看书获取的内容真正永久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3、做好科学自我管理

    第一、时间管理,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

    1. 记录时间,帮你感知时间都去哪儿了。

    2. 待办清单,提前做好计划。

    3. 以结果为导向,摆脱“穷忙族”。

    第二、从微习惯开始的刻意养成新习惯。

    设定类似“每天看1页书”这样的微习惯,最终却能完成10页书的结果,能让我们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而一上来就设定“每天看1本书”的目标,只能让阅读计划流产。

    另外,牢记“贪多嚼不烂”。在一个新习惯完全适应后,再进行一项新的变化。要是一股脑把所有事项全搬上日程,只会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在沉默中爆发。

    第3、 给自律找到非做不可的理由。

    你的自律程度跟你追求目标的迫切程度是成正比的!

    拒绝完美主义,原谅偶尔的“不自律”。我们只是普通人,不是机器,会累,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累了休息,不累加油”才是王道。

    4、摆脱固有思维

    在二十一世纪,人类将处在一个无固定化职业的社会。所以永远要保持危机意识,不断提升你的认知水平。

    5、 治疗拖延症患者

    第1, 在开始一件事情之前,可以设置几个任务节点,在每个节点,给自己设置一个奖赏;

    第二,设置“最后通牒”,也就是截止期限;

    第三,采用10分钟法则,先开始做某件事10分钟,10分钟之后才能去做任何别的事,如果10分钟后情绪还很高则继续工作;

    第四,隔离干扰环境;

    第五,让行动力强的人监督你。

    6、如果想要坚持健身,千万不要选择离家或单位远的,那样会使我们因为行动的门槛过高而选择放弃。

    7、走出舒适区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所以不如设置挑战,主动或被动制造压力,才有动力采取相应的行动,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出舒适区。

    8、建立搜索意识

    在搜索时不必直接寻找信息,而是先寻找提供“干货”的网站,他们已经帮你过滤掉不少无用或错误信息,节省了你的时间和精力。另外更正确更有价值的信息,则需要搜索最权威客观的信息来源,如专业性论文、有研究基础的报告、行业学术期刊等。

    9、寻找到足够多的信息时,要注意整合信息,去掉重复的信息,整理出最有价值的一个。寻找一本好书也可以采用这个办法,可以咨询达人、从豆瓣等专业书评网站定位到合适的书籍,绝对比我们自己搜索会来的事半功倍。

    10. 三省吾身

    反思可以是及时的,日常的,也可以列一个年度清单“去年的我会不会羡慕今年的我?”

    11. 输出和分享

    让他人来评价自己,要建立在你的工作与学习能及时输出,并和大家分享的基础上。例如阅读质量如何,可以通过大家对你的书评的评价了解;你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动,又可以了解到人际关系的成果等等。

    12、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为自己建立仪式感可以帮助坚持,如建立打卡机制,打卡的过程就是一个反馈的过程,更容易产生成功感。输出的过程是温故知新的过程,分享的过程是剖析自我的过程,得到反馈的同时也往往带来进步。

    13、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同理,想要进入一个圈子,你也要有足以匹配的能力。记住在困难时拉你一把的人,没有谁是应该帮助你的,你的态度与为人处世是你的标签,珍惜自己的羽毛,在行业中留下良好的口碑,别人才会愿意拉你一把。


    行,过一生

    1. 惰性如影相随,又没有晨跑。

    2. 坚持多么重要,代餐粉断断续续走起。

    3. 我问老大,您去哪里?为什么不问您去食堂还是办公室?笨嘴笨舌,我永远的痛。

    4. 办公室的晨,安静。

    5. 翻拍纸质文档,眼睛都整瞎了。

    6. 人家说,我们高效,有点小窃喜。

    7. “中午办事,尽管敲门,我在!”我以为,这是我最端正的工作态度。

    8. 一个新岗位,给我,需要适应多少天?90天?或者可以更短?

    9. 一场牵头全城的工作,反反复复,或许该反思。

    10. 补上晨跑缺席的债,夜跑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vp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