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招速成一门新技能,学习不再白花钱

3招速成一门新技能,学习不再白花钱

作者: 风雅高效阅读写作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13:13 被阅读0次

    你多长时间学会一个新技能?100天还是1年,还是3年都没有入门?

    今天我遇到一位超高效学习者,精通阅读、写作、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精力管理......每三年点亮1个新技能,每年阅读100本书,出版1本书,多技能多身份,她就是畅销书作者张萌老师。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籍《人生效率手册》就是张萌老师所著。让我感触最深就是,书中提供的学习一门新技能的3大招式。

    无论我们想新学习一门谋生技能,还是把兴趣培养成职业,还是转行进入新领域的发展,

    3个招式都能让你搭上快速学习的快车道。

    一、没有专注练习的技能学习,都是纸上谈兵的假把式

    很多人,在学习阅读技能的时候,都把大把的成本投资在方法知识的获取上,不停的花钱买课,却很少花时间来练习。

    在我看来,学阅读、写作,花钱报课没有效果的原因,就是错把知识当技能,一味追求方法知识的获得,忽略实践应用的过程。

    方法知识是你分析判断的思考依据,技能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打通二者的任督二脉就是不断重复练习的过程。

    但是,重复练习并不是每天去做同样的事情,而是在明确目标以后,用正确的方法,有计划的投入资源来不断行动迭代的PDCA循环系统。

    比如说,我的目标就是学读懂一本书,但是怎么算读懂一本书呢?这就需要对目标进行SMART法则量化。

    量化后的定义可以为:通过24周时间吃透一个领域的24本书,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话清晰精准的给朋友分享,这本书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具体可以怎么解决1、2、3。”

    那么,终极的考量标准就是能否把一本书讲清楚,讲出意义,让别人有兴趣阅读这本书。

    如果做不到,则说明我吃透一本书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就是对技能目标P的定义。

    那么,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之上,就需要有具体的行动、方法、资源来达成目标。

    然后围绕吃透一本书的技能目标,我需要做的执行的任务就是:

    1.找到最简单的读懂一本书的高效阅读法来辅助自己阅读。

    2.每周精读这1本书,同主题书籍至少读3本,持续24周

    3.拆解每本书的概念、结构、故事......

    4.每周至少投入20个小时来做这件事。

    可见,知识获得知识目标达成的手段,辅助练习的资源投入,而真正需要投入精力的是,要把阅读的方法知识长时间用来具体的阅读练习上。

    而想要快速拥有一套高效率的练习系统,最好的方法就是“拜师”,前提是自己对导师有足够的判断力,不会被割韭菜。

    因为,真正的导师既有全局观的把握,又有细节绩效的标准,还可以给予你切实的指导。

    1.导师可以站在全局角度,帮你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规划

    2.导师可以帮你在不同阶段,制定练习标准,并告知你具体的练习方式

    3.给予纠正和反馈,帮助你迭代优化

    秋叶大叔总结过:“一门技能花100小时就可以入门,花1000小时可以熟练,花3000小时可以精通。

    而多数技能只要我们修炼比一般人强,达到精通层面,就已经很厉害了。”

    二、一切不经过拆解的技能学习都是低水平的重复

    网上曾流行一句话:“你所看起来的毫不费力,也可能是别人的倾尽全力”。

    我们更容易看到别人成功的结果,而忽视他背后为此付出的努力,因为结果是肉眼可见的,背后的努力确实需要一个系统的支撑,太庞大复杂而难以呈现。

    同样,我们羡慕樊登老师15分钟讲完一本书,但却很难讲明白樊登老师讲书的能力是怎样获得的。

    在《人生效率手册》这本书,张萌老师给出的方法是把一个大技能分解为小技能,然后集中单点突破一个个小技能,最后再整合这个大技能。

    那么,比如说现在很多朋友希望可以写出优质书评,那么想要写出优质书评,除了书评写作本身的技巧,我觉得至少,还有下面几个大项的能力支撑。

    比如说阅读能力,可以读懂一本书并进行提炼,同时为了更好的写出自己的观点,还要多读其它相关的主题书籍,才能有更开阔的视野证明自己的观点。

    其次要有专业能力,如果对一个领域不精通,那么这个领域的书评写起来就很吃力,做到言之有物就不太容易,如果是一个新手,就要有快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可以快速入门熟悉一个领域来弥补专业领域的短板。

    最后,就是写作能力的支撑,至少有逻辑结构布局的能力、语言表达,讲故事等方面的基础,经过这样更加底层能力的组合,才能支持一篇优质书评的输出,而非只是书评本身的写作能力或者写作技能层面的精进。

    世界冠军,天才神童乔希·维茨金回首20年的传奇人生,写下了一本《学习之道》,里面有一个最基本的学习原则就是“划小圈”。

    所谓“划小圈”就是要不断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围绕技能的内核实质努力。

    就像象棋的基本原则就是中路控制,而象棋大师会侧重于边路,核心秘诀就是要对中盘控制原理的贯通。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越专业的行家越可以把握细节的微小差异,拥有精微差别的判断力。

    只有当明确一个大技能包含那些单项技能,再把单项技能分解为更小单位的元技能,围绕单元基础能力的持续提升,顶层的能力才具有持久化和爆发力。

    三、精准模仿才是搭上快速学习的快车道

    模仿不是简单抄袭更不是邯郸学步,而是抓取学习对象的有限关键特征对标来优化自己的练习。

    也就是说从模仿对象中提取框架标准,重新整合到自己的练习体系,作为自己练习的标准和操作流程。

    前几天我刚刚读完樊登老师的《樊登读书法》,樊登老师在书中分享了他解构一本书的方法,就刻意纳入到自己的阅读方法中,来提升和优化自己的阅读方法。

    找出一本书的解决问题

    找出作者的写作背景

    找到一本书的解决方案

    在具体的书评写作中,我也会拆解镜姐的书评结构,选题范围、和行文逻辑来模仿,因为她一个月就有8篇获得青云奖,这样就会直接找到青云奖文的标准,来优化自己的书评写作标准,找到青云文书评的标准。

    书中给出了明确模仿的三个方法:

    攻读相关领域的工具书;

    找寻跟随模仿对象;

    深度研究模仿案例。

    一本好的工具书,可以帮我们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整体认识,辅助我们画出领域的知识框架,从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单点突破,也就是技能分解整合法,来大量练习。

    如果说大量练习是学习的指导方针,那么技能分解整合就是分阶段达成目标的计划,而模仿才是真正落实到操作练习的最小单元行动。

    有句古话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开悟”。

    今天阅读《人生效率手册》整本书用了3个小时,笔记整理花了近4个小时,全书干货满满,既有实操的落地方法,也有方法指导下的具体招式、步骤,是一本难得的简单、易读实操的工具书,想学习技能的小白建议人手一本,读完马上用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招速成一门新技能,学习不再白花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wg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