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古装剧控。尤其是古装偶像剧。托广电总局不准架空的政策之福,中国的古装剧一向是有史可依。各种历史人物就这样鲜明的出现在电视剧中。但是这些历史人物真的是这样的吗?在他们生活的时间里面,他们是真的这么丑陋或者崇高的吗?作者因为喜欢看电视剧而去考据了这些历史人物,发现了这些历史人物完全不同的真相。
拿到《原来你是这样的古人》这本书的时候,看装帧和用纸,我心里就先打了一个5分的中庸分数。谁让我是美术生出身呢。结果看里面内容,却让我有了点惊喜。走的是趣说历史人物的路子。这本书立意于电视剧,显得通俗,接地气。自然受我这样的“下里巴人”的青睐。
—
最近有位用调侃来解读古诗词的教授一夜爆红。他解读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让人认识了一个眼高手低的陶渊明。
这本书解读的“史上最风花雪月的公子--曹植”也不遑多让。
看上图的几首诗词,是不是对这个文采斐然的文艺公子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息呢。
—
这本《原来你是这样的古人》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非隋炀帝杨广莫属。我对隋炀帝的初始印象还是停留在“何不食肉糜”的昏庸帝王。但是看完这段杨广的文章,真心是替杨广冤枉啊。
和历史上腹黑的小人不同,真正的杨广是一个孝顺父母,夫妻和睦的上进青年。杨广的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有那首著名的《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是不是非常的美。
就是这位被评价为“词无淫荡”,“并存雅体,归于典制”的大好青年,做了皇帝之后,雄心勃勃的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变身基建狂魔,营建国际大都市“洛阳”,开挖“京杭大运河”。从后世来说,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在当时变成了劳民伤财。最终杨广走上了众叛亲离的道路。
洛阳变成了李唐盛世的著名城市,京杭大运河不用说了,联通了南北运输,造福了之后的几千年。可惜这二者的缔造者杨广,却背负了史上最昏庸君主几千年的骂名。
看完这段真的是啧啧可惜。
—
书中不光有著名的太后芈月,穿越始祖四爷雍正,多尔衮这样的影视大V的生平,还有多铎,高湛这样的配角的故事。作者的语言诙谐,文章精炼,阅读体验十分的好。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恰好看了一本网红大v写的趣说历史人物。大V很红,书应该是卖的很好的,但是我看完真是心累,里面大片的引用古文,白话文,有点糊弄读者的嫌疑。如果读者愿意看古文来了解古人,为什么还要来看你的解读啊?
通俗化的历史一直是我喜欢的一类书籍。看书本是为了愉悦自己的身心。看剧也是我喜欢的消遣。如果还能学到知识,了解了真实的历史,不就更加的锦上添花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