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天小孩的脸,下午4:00练完瑜伽出来,穿着羽绒服长背心走在暖阳下,汗水直冒。换了呢制的长背心,乘61路公交车去画室上课,感觉不冷不热刚刚好。
公交车到了锦江宾馆到站下车,距离7:00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于是坐在长椅上拿出手机,继续看“多看阅读”上的《古人原来是这样吃饭的》一书。
看了一会儿,一股强烈的风吹起了我的长发,就像我的后脑正对着一个风扇。天上乌云翻滚,好像偶有几点雨滴落了下来。
自从早上简书日更,写下了《四月阅读月》,就一直在想,从今天开始,四月一定要读书,留下阅读的痕迹。于是,选择了这个《古人原来是这样吃饭的》一书。去练瑜伽的路上阅读,乘公交车阅读,甚至连走路的时候都在阅读。
作家许晖《古人原来是这样吃饭的》一书,是一部关于饮食的古代风俗史。作者独辟蹊径,带读者“窥视”古人的日常生活,讲述古人是怎样造出与饮、食相关的汉字,又是如何制定饮、食诸礼仪的。本书讲了以先秦为主的古代饮食的方方面面,很多与饮食有关的字从甲骨文字形开始讲解演变的历程,帮助我们对古代饮食的加深理解。
如在“无味调和”中,这样写: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五味令人口爽。”《孙子兵法·兵势》篇中写道:“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早就总结出了食物的五种味道,即酸、苦、辛(辣)、咸、甘(甜),称之为“五味”。
五行理论诞生之后,古人又以五行配五味。据《尚书·洪范》所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从《古人原来是这样吃饭的》一书中,读到的不仅是《诗经》,还有《道德经》和《论语》中关于古人的饮食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