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到的是《远处的青山》这本书中的一篇散文,由苏联时期俄罗斯作家蒲宁写的《静》。
我听过蒲宁的名字,是在寻虎老师的文学熏陶社群里。他推荐过蒲宁的散文集。我买了一本,还没有读,觉得功力未到,先当宝物一般储存着。
今天看见蒲宁的名字,就像熟人一般,我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来读的。
如何写静?以什么为载体?
作者写了和同伴俄罗斯画家库罗夫斯基,也是他最爱的朋友一起去日内瓦湖清晨划船游玩的感受。
当他们走过街道,上了船,身后的城市渐渐远离,深入到群山碧波之中时,他的喜爱和放松溢于言表。那种雾霭缭绕,兀鹰飞掠、钟声飘至耳边的景象以及幸福感受,全部化作一股想象力,如画笔一般通过精准细腻的文字涌现出来。
萨瓦山消融在亮晃晃的晨岚之中,在阳光下难以辨清,只有定睛望去,方能看见山脊好似一条细细的金线,迤逦于半空之中,这时你才会感觉到那边亘绵着重峦叠嶂。近处,在宽广的山谷内,在凉飕飕的、湿润而又清新的雾气中,横着蔚蓝,清澈、深邃的日内瓦湖。
在深山中隐隐传至我们耳际的钟声温柔而又纯净,闭目坐在船上,侧耳倾听着这钟声,享受着太阳照在我们脸上的暖意和从水上升起的轻柔的凉意,是何等的甜蜜、舒适。
读他的文章,我的神思也游离了,有了共鸣。想到了在欧洲旅行时,我们经过阿尔卑斯山脉在奥地利境内山顶上住宿的那一晚。黄昏时分到达山顶的时候,空气冷峻。初夏犹如寒冬,让我们的脑子和身体越发清醒和精神抖擞。
我们快速放下行李,然后出门赏景。山坡上吃草的牛群,他们脖子下面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越发衬托了山间的寂静。雪山静默不语,一道斜阳照亮了它,那是阳光不忍离去的触摸。
这是第二天清晨雾霭缭绕的山景,被大自然的流动之美震撼了。
然而,我还没有那么多优美的词汇以及丰富的感受力来细化它们。
看了蒲宁的这篇《静》,我相信随着人生的积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的体会和想象力会更多,会在他们的引导下,打开更多的触觉和视觉,终有一天会用更细腻的语言书写它们。我相信。
作者简介
伊万·阿里克谢耶维奇·蒲宁(1870-1953),苏联时期俄罗斯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短篇小说《兄弟》等。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