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小唛CEO、病毒营销陈轩
一、有时候,一条命就值2万
滴滴司机肖志新在襄阳市交通局二楼会议室内,为了两万元喝下敌敌畏自杀,这则新闻从年内刷到了年外。
早前,一直有传说,滴滴神州的司机们月薪赶超白领。2月7日,马上就要过年了,滴滴司机肖志新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答案:他连两万元罚款都缴不起。
肖志新在襄阳市火车站附近拉客,被客运执法人员逮住,随后接到了罚款两万元的处罚通知书。他缴不起就多次和执法部门协商。最终无果,肖志新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令他绝望不已的世界。
两万元,一条命。
令人唏嘘。有时候,命就是这么不值钱。你震惊,因为你没有赤贫过,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生活的艰难,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繁华之下千疮百孔,这才是现实的真相。
二、20万香港人没死,却住在棺材房
前不久,BBC拍摄的“香港棺材房”短视频在网上流传。摄影师Benny Lam在拍完这个短视频后,回到家里就哭了,令其难以想象的是,有着李小龙、成龙这样传奇人物的香港,竟然有这么残酷的一面。
当我们还在为买不起房子叫苦连天的时候,香港人苦笑了。他们早已放弃了买房。据保守估计,有近20万香港人白天辛苦谋生,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挤进我们想象不到的租房。听听他们的声音:
“我还没死,就已经立起了四块棺材板。”
“里面太窄小了,根本无法呼吸到新鲜空气,简直令人窒息。”
“今天该用怎样的姿势才能一夜好眠?”
香港穷人的棺材房分为三个等级:
1.奢侈的笼屋。在深水埗的危楼,70㎡的屋子,被分割为几十个3层铁笼,最多能住到200人左右。比北上广深的房东拼多了!笼屋的奢侈在于它面积相对大,还通风,至少呼吸不成问题。所以是退休老人才能住得起的。
2.轻奢的劏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厨房、卧室、客厅,满足得了基本生活需求,竟然还塞得下天伦之乐。很多香港娃娃就是在这种地方长大的。
3.只能硬生生躺着的“棺材房”。“棺材房”一般以井字形上下分割成6间小房。有些恶房东,用水泥隔的,像极了低配“棺材”,因而得名。说它是棺材,还有些夸大,因为很多不足1.4平米,人住在里面,睡觉伸直腿和换个姿势,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令人绝望的是,很多人真的一辈子在这棺材房住到了死。
香港,堪称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之一。1104.3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塞着750多万人口,人均只有不到15平米的居住空间。富人占走了那么多,留给穷人的空间只有那么少,棺材房的出现不足为奇。
联合国对香港棺材房的说法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
然而,穷人要什么尊严?尊严和体面,对于极端贫穷的人来说,是累赘。
三、日本老人送给子女的最后礼物
大多数穷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穷鬼。
还记得“儿子,妈妈吃完饺子就跳楼了”吗?
吉林农村来深圳打工的林女士,得知儿子得了强直性脊柱炎,为了让他能重新走路,自以为有身故保险的林女士决定以跳楼自杀的方式,为儿子凑到20万医疗费。
一向节俭的她从阳台跳下之前,破天荒为自己煮了两份饺子。
林女士不知道的是,自杀是不能获得赔偿的。就算能赔偿,她那一年期的意外险也早就过期了。
穷到极致,只能以自己的死来换回子女的活。
这样的事情,在日本其实很多。
我们都知道,日本作为岛国资源少,日本人长期患有生存焦虑。日本经济不稳定,经济压力大,可自由选择的空间又那么小,所以自杀率特别高。
在美丽的富士山下,有一座著名的自杀森林。很多日本人常常到这儿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至于政府挂起了这样的告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想不开的时候,请想想父母兄弟老婆孩子,想死,先找人商量商量吧。
有一位名叫茂幸雄的退休警察,退休后专门组织人阻止和营救自杀的人。11年里,他成功地阻止了超过500名试图自杀的人。他的故事被法国人拍成了电影。
在日本自杀群体里,有一个特殊族群,那些穷了一辈子不能给孩子一笔遗产和良好工作的老人,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他们开始钻研保险法,试图通过自杀给子女留下最后的礼物。随着这种方式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难以凑效。
穷人的悲凉在于,遇到难关的时候只能拿命挡。问题是,有时候命并不值钱,未必挡得住。
四、我们并不比动物高级到哪里
说到生存,让人禁不住想起达尔文。达尔文整个物竞天择学说,可以用如下图式来表述:
在食物缺乏时,为了生存,两只狗开始争夺食物;当你将几只雄火鸡放到一个小鸡舍里,它们开始凭命争斗空间。这是最低级的显见竞争。
高级的竞争,和人类一样富有策略,杀人于无形。“温柔的杀手,充满热情的拥抱,会撕裂羚羊的心。”这是非洲人对花豹行为的概括。黑暗中花豹发现猎物羚羊,它悄悄地向羚羊靠近,不能有半点声音,因为羚羊是靠听力来发现狩猎者的,所以,花豹要成功地完成一次狩猎行动是十分不易的。花豹有时候还会尝试一下捕捉躲在树上的狒狒。这时候它放弃了温柔战略,而是采用心理战术,它前进的声音造成狒狒的惊慌,因为狒狒在夜间视力很弱,它故意去吓狒狒,来利用这个弱点逼一只狒狒爬上树枝的尽头,或者是摔下来。
为了生存,动物每天都在为匮乏的食物和有限的空间,做着生死斗争。悲催的是,很多人每天也在做着这样的生存斗争。为了生存,他们活得比动物高级不了多少。
食物和空间总是将生死区分得赤裸裸,能够获得足够食物的生命个体,就能存活下来;得不到食物的生物,就得饿死。这,不仅存在于动物世界,也存在于当今的社会。
五、穿越贫困生死线靠进化
面对绝望的人生,很多会感叹:投胎是个技术活儿。投胎只能解决来生的事儿,今生还得靠自己。
勤奋啦,奋斗啦,这些鸡汤就不多说了。达尔文“适者生存而非大者生存”的进化论告诉我们:最终胜出的物种就靠俩字——进化,要么体能上拼命进化,要么智慧上拼命进化。
在中国南方的山坡野地里,生长着一种叫做“跳舞草”的植物。它能不停地摇摆跳动。在无风的天气,只要有阳光照射到它,它就像鸡毛那样跳动,从日升到日落。跳舞草为什么这么卖命地跳舞呢?原来,它在躲避水分蒸发。当阳光照射时,它就以舞动的叶子抵拒酷热的阳光。为适应环境,谋求生存,锻炼出来的一种特殊本领。这是体能进化的例子。
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处于劣势地位的雌性会采取一种“大丈夫策略”:她们并不关心得到雄性的照顾,而是把全副精力用于培育优质基因。拿鸟类举例,颜控的雌鸟在选择丈夫的时候,会挑那些装饰最美丽的、鸣唱最动听的或表演最出色的雄鸟。据鸟类学家观察,最难取悦的雌鸟是哥斯达黎加的雌长尾巴侏儒鸟,它们可以在80只雄鸟中挑选跳舞和合唱技巧最好的。务实的雌鸟,如某些现实的女人一样,它们关心“房子”比伴侣本身远远要多些。织巢鸟的性选择取决于雄鸟编织的鸟巢是否坚固耐用。达尔文发现,伊利安查亚雨林的雄维哥山造园鸟最卖力,为了吸引雌性,它们甚至会建造一座五颜六色的花园。这是智慧进化的例子。
陈轩在我《不奋斗,就等死》一书中,就写到:寒门子弟,至少得焦虑30年,才能学会放松;必须得意失意300次,才能逐渐从容;丛林社会没人指导,“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头破血流到40岁,才算真正了解社会。
出身寒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样的命运:为生存而不断进化与斗争。因为你的人生路上天天风霜雪雨,而你没有一把伞。所以,要么早日醍醐灌顶,把头脑磨成一把剑;要么早点儿习得可以活得很好的单项技能,或者武艺平平的多项技能。
因为贫穷,可以不要尊严和体面,可以不去思考教养和眼界,但不能养成大不了用命去换钱的麻木思维,不要忘了去努力改变。我们不愿把悲剧简单归结为“哀其不争”,唯愿更多人早日克服因为贫穷而累积的惰性,去觉醒,去搏击。
借用网友的一段话:
不要当父母需要你时,
除了泪水,一无所有。
不要当孩子需要你时,
除了惭愧一无所有。
不要当自己回首过去,
除了蹉跎,一无所有。
———这就是奋斗的理由
文/燕小唛CEO、病毒营销陈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