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北演戏剧
对话《老舍赶集》苏小玎:舞台上的小精灵,全男班里的小淘气

对话《老舍赶集》苏小玎:舞台上的小精灵,全男班里的小淘气

作者: 北演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11:58 被阅读0次

苏小玎,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因在谍战剧《胭脂》中饰演仙道枫为大众所熟悉。2014年话剧“金狮奖”最佳男演员提名;2017年因话剧《二马》中出色表演,荣获第七届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主演奖”;在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桥盛世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朴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方旭编剧并执导的话剧《老舍赶集》中将有更加精彩的表演。

3月23日,《老舍赶集》的全体主创与全男班齐聚地处望京的“市外桃源”某小院儿(排练厅),进行剧组第一次全体主创会议与演员试装,小北趁此良机,对演员们进行了采访。

排练厅是一套郊区的小平房,房主做了一些仿古改造,朱漆大门,进门右手是开放式厅堂,南北厢房各有若干卧室,抬头就会发现,主人加了玻璃幕封顶,整个小院子变成一个阳光房。剧组在院子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舞台,演员在上面排练,对面的西厢房有游廊,廊下是两层宽大的木质台阶,放着导演的工作台。这样的工作环境是方旭导演和全男班喜欢的。

说是采访,其实也是好奇,排练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全男班的几位型男怎么样了?还那么闹腾吗?方旭导演口头语,“你们这个闹腾啊!这都谁领来的,麻利儿的,领走!”其实吧,还有谁啊?哪个不是方导自己领进来的,当然最闹腾的,大家公推苏小玎(他不在场的时候),他一进门,大家说,看,全男班最帅的来了!他一定会挥手致意,嘴里说“来了,来了,我爱你们。”

排练,下午一点半开始,方旭导演与演员们、工作人员一点左右陆续到了,到了先一起吃饭。

今天吃饺子,韭菜鸡蛋、韭菜肉两种馅儿,先上桌的是肉馅儿的,方旭导演招呼大家赶紧吃,他等第二波,素馅的。没看到苏小玎上桌吃,去哪了?方旭导演说,熊孩子也等素馅呢!扬手一个仙人指路,门外找找吧。

果然在大门外看到了静静的苏小玎,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眼睛望着某个角落,这种片刻的安宁其实在工作中是很难得的,对采访者而言,同样珍贵。

“小玎,聊聊吧!素馅饺子且还得一会呢。”我搭讪水平好像还是差点火候,生饺子的感觉。

“好啊,咱们里面说话去!”说话间,他已经灵巧地转身蹦进了院子,三步并两步进了大厅。我们走进右手边的一间演员休息室,一张沙发,一个衣架,一张办公桌,还有一架白色Roland电钢,午间的阳光从落地窗漫进来,洒在黑白的琴键上,反射出一片柔和的光,整个屋子都是静谧的,关上门就隔开了外面的热闹喧嚣。刚才还生龙活虎的苏小玎,轻轻地坐了下来,双手已在键盘上。

琴声响起,李叔同的《送别》,让我想起来《二马》剧中,苏小玎饰演的玛丽现场弹琴的情景,台下有观众问,“这是他真的在弹奏吗?”是真的,苏小玎学钢琴已经23多年,10岁到美国学习音乐,这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小精灵,全男班里的小淘气。

“这琴看着眼熟吗?”弹完一节,苏小玎突然开口。

我说:“是啊!和《二马》里用的一模一样。”

“确实是同款,不过,这架是我自己的。”

“啊!为啥把钢琴搬排练厅啊?”

"当然是工作用啦!你又忘了,我是音乐设计呀!”他露出了一个招牌的魅惑慧黠的微笑:眼梢上扬45度,嘴巴微微一抿。

我又愣住了,瞬间被迷惑了,唉。

“开始采访吧,从音乐说起吧?嗯嗯,就是音乐!”苏小玎轻快地说,这样的采访对象,叫人不得不爱呀!

小玎在《二马》、《老舍赶集》两部剧中都担任了音乐设计,你觉得音乐在戏剧的功能主要是什么呢

苏小玎:戏剧里的配乐主要是塑造人物,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人物性格特征,这点和大型文艺演出、配乐诗朗诵这些配乐不太一样。所以每个人物的音乐主题一定的前提下,用一些变奏的技术,置于不同的场景,满足剧中角色塑造。

《老舍赶集》中你还会炫一下琴技吗?这部剧的音乐设计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苏小玎:不会!《二马》现场,我弹奏的时候,我只有两只手,来不及做变轨处理,所以对于音乐效果,我自己不够满意,略显单薄。因而《老舍赶集》我去掉了现场演奏的环节,突破了单一音轨的局限,我与另外一个音乐设计胡水,用一个音乐主题,设计了更多段落的,更丰富的,多种音乐色彩的配乐,例如爵士,但是概括来讲,音乐上表达的就是“五星级饭店的卫生间”,都是民国范儿,听起来很摩登,不老气,却隐含着所谓精英社会阶层肮脏。

啊!小玎对民国的理解好深刻!还可以用音乐诠释!真是戏剧圈里音乐最牛的,音乐圈里表演最好的!颜值与才华齐飞……

苏小玎:停!音乐上我还很不成熟,就是希望以自己的一点音乐特长为《老舍赶集》增加点色彩,为方旭导演分担一些;表演上我还是小学生,至于颜值……下一个问题!

那就说说你在《老舍赶集》中有几个角色,还有女性角色吗?

苏小玎:这部剧总共是由六个故事构成,我饰演四个角色,关于女性角色……我不告诉你!

呃,还保密……好吧,那么四个角色的戏份也确实很重了,在一部剧,两个半小说的容量了,迅速切换这么多角色,你有什么心理准备,或者技术秘诀吗?

苏小玎:我觉得心理准备和所谓技术秘诀都是表演层面的问题,这个在大学时代就已经解决了,只是在表演的职业生涯中要一以贯之坚持,同时也不断摸索自己的方式吧。具体来讲,每个角色的心理依据是不同的,排练过程找到角色各自的心理依据,也就是拉近与角色的心理距离,直至完全融合。一部剧台词再多,每个角色的台词用两天时间也就背完了,为什么安排45天左右的排练期,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学院派啊!请教下小玎,你是如何寻找角色的心理依据的?你和角色在心理上对话吗?

苏小玎:学院派,哈,我不是,我不希望是,听起来那么,那么“老气”的一个词。先说你提到的演员与角色对话,这对我来说,是剧本研读阶段的必经之路,以《老舍赶集》中《黑白李》为例,我饰演的是白李,我要问白李一句,你为什么要去砸电车?怎么黑李就不呢?剧本告诉我你砸电车了,但是没有告诉我,为什么,我需要问白李,然后我开始写人物小传。

第一版,我以第三人写,去追问角色;第二版我以角色身份写,我告诉所有人,为什么这么干,这个时候,我追溯找到了这个人物的特色,还有童年的心理阴影,这就是心理依据的追寻。还是以黑李白李为例,白李与黑李小时候,可能是从一块糖开始,哥哥能让他,长大了,一个女人,也可以让,最后,搭一条命给你,也可以,黑李为白李的牺牲,是从童年开始的,有内在的逻辑。

你知道,人艺的老演员这角色塑造中,这样的心理依据也是有的,有时候观众看不到,隐藏的,比如说,话剧《雷雨》中,将只属于周朴园身份的一块怀表,放在道具桌子的抽屉里,周朴园拉开抽屉取写给四凤的信,他可以看得到这块表,停在几点几分,那是两天前的某时某刻,而这些观众不知道,演员自己知道,在某种意义上,像是一种提示,暗示吧。

我一直以为人物小传就是排练开始前就定稿了的!原来是一个不断补充的过程,简直可以当成工作日志来写了。

苏小玎:人物小传,我是一直会写下去,每天晚上排练结束,我回家后,喝点啤酒,然后开始我的功课:谱曲、背台词、写人物小传,完成后再睡觉,天天如此,一直到演出,我想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自己与人物完全融合。

戏剧圈里,大家叫方旭导演是“老舍专业户”,他特别喜欢老舍先生的作品,合作过两部剧后,你有没有受影响?

苏小玎:老舍先生,我一直就特别喜欢,我也是北京人,京腔京韵,京味儿话剧我都喜欢,而老舍先生的京味儿作品是写得最好的,老舍先生就是一条线,把我和方旭导演连在一起。而且,我演京味儿话剧,在发音,韵味上可能沾点便宜。

那你觉得什么是京味儿?

苏小玎:我觉得京味儿就是一种北京人的生活状态,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既不是积极也不是消极,是把积极的内心想法用看起来消极的方式表达,你看过电影《老炮》吧?李易峰饰演的儿子问冯小刚饰演的六爷为什么对霞姨总是那么态度不好,六爷说:“女人嘛……”,你注意当时六爷的神态,说话的强调,一副无所谓,满不在乎,可是心里呢?要紧着呢,在意着呢。一句话,北京人不装不作!

为北京爷们点赞!方旭导演和你都是这样的人吗?你俩平时相处,看起来特别亲切,你喊他老爹,他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排练厅爷俩深情对视

苏小玎:你这个问题戳心窝子了,还真没聊过这个,头一回!你说的对,全男班只有我喊他老爹,一方面我年龄小,和他确实是两辈人;另一方面,他对我意义非凡,好像只有老爹这样的称呼,能表达。我自己的父母是那种自理能力特强的人,不用我很操心,而方旭导演,我总感觉,我得看着这个老头。

这么复杂的情感?

苏小玎:不,不复杂,这么说吧,他就是我的恩人,在戏剧舞台上打磨我,塑造我的恩人。2017年,我拿了一个奖,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主演奖”,这也是老头一手托着我,才有这个奖。

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两年前,2016年9月30日,我在中间剧场演法国导演米歇尔的话剧《阿Q正传》,我演鲁迅,(你哪里像鲁迅了?)我贴上胡子特像!方老师的《二马》正在筹备期,找演员阶段,第一场戏,编剧阿笨老师看过后,向方旭老师推荐了我;第二场,方旭老师去看了,没惊动任何人;第三场,他又去看了,演出结束,他直接去了后台找我,他说:“小玎,我在做一个戏,一起来玩吧!"

我说:"方导,谢谢您,可我有一个戏,在东北,11月份要开拍了。”

方旭导演说:”东北太冷了,不要去了,我给你一个温暖而潮湿的工作环境。明天国庆节放假,2号你来,我等你。”

我被这句话莫名地打动了,然后就在一起排练,演戏,一直到现在,这中间也经历了他生病,大家都替着急上火这些事情,走到今天,可以这么说,我们每周都见面。明年我要报考中戏的表演博士,也是方旭导演一直在鼓励我去深造,去不断完善自己。

小北的偷拍

你们之间真的有种神似的感觉!那是不是可以总结一下,方旭导演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人说他是先锋戏剧导演,你觉得他是吗?

苏小玎:方老师很硌,这个硌,就是不同质,有个性,在艺术方面追求完美与戏剧冲突。我甚至觉得,他当年去中戏读书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戏剧理念,这些理念有一部分是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体系不同的,最典型的就是,方旭导演在舞台艺术上,打破了第四堵的限制,增加了观演互动,关照观众在现场的感受,让演员的表演更大胆起来,让观众参与到戏剧中来,成为戏剧的一部分,这是对观众的尊重,观众是在场的,演员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摄像镜头。这也是戏剧的魅力,它是空间的艺术,是在场的艺术。

说到这里,就可以来聊聊方旭导演做先锋戏剧的事情,我觉得他在做,虽然可能他没有这样宣称过。首先什么是我们得理清什么是先锋戏剧,我理解就是,打破观演关系,拓展戏剧的狭义概念,尤其重视“场”的概念,比如我可以演一个被女主扔出去的行李,我有态度,我不想离开你,戏剧空间就完成了转换。总之先锋戏剧,在我看来是戏剧呈现形式的创新和突破,一切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对照我刚才对方旭老师那个“硌”的概括,你看,他就是在做先锋戏剧。

但是,我认为,方旭导演在创作中更多的是考量这些呈现形式如何为戏剧内容服务,为表演服务,而不是它是不是先锋戏剧。他有很多的创意,想到了就去做,中间出了偏差,就去修正,直到达到预期效果,充满勇气与智慧,我特别钦佩他!

感谢小玎今天在紧张的排练中,接受我的采访,为我们的观众吐露心迹,也预祝演出成功!

苏小玎:不客气,让我们相约《老舍赶集》!不见不散!

《老舍赶集》北京站,上海站均已开票!

【主创名单】

文学顾问:舒乙、舒济

艺术顾问:斯琴高娃

剧本策划:关纪新

原著:老舍

出品人:张海君、安朝晖、方漪楠

总监制:林礼斌

总制作人:姜越

制 作 人:贾海林 王鹏鹏

编剧:方旭、陈庆、郭奕雯

导演:方旭

主演:方旭、苏小玎、马驭崧、刘欣然、秦枫、景松涛

支持单位: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出品方: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朴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鸣谢:中国老舍研究会

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

老舍纪念馆

中国煤矿文工团

话剧《老舍赶集》

“看不一样的老舍,品芥末墩儿里的人生。”

【上海站】在线购票

演出时间:2018年5月5日-5月6日

演出地点:艺海剧院

演出票价: 80/180/280/380/480/580元

【北京站】在线购票

演出时间:2018年5月19日-20日 19:30

演出地点: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演出票价:180/280/380/580/680元

相关文章

  • 对话《老舍赶集》苏小玎:舞台上的小精灵,全男班里的小淘气

    苏小玎,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因在谍战剧《胭脂》中饰演仙道枫为大众所熟悉。2014年...

  • 《赶集》 --老舍

    内容简介:来自百度百科《五九》 ...

  • 老舍《赶集》

    老舍真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 • 佩服的爱是牺牲,无头脑的爱是真爱。• 那小子带着五百吨的怒气向后转。脸上像个大...

  • 班里的小暖男

    今年的运动会结果是我们意料之外的 从一个连标准运动场都没有的学校出来的运动员 每次参加县运会都很惊奇 我经常调侃...

  • 班里的小暖男

    一日收到家长来的短信:很高兴看到了儿子的成长,上一年级这一个月了,感觉孩子变得懂事了,会为别人着想,变得很贴心,心...

  • 北演戏剧 | 《老舍赶集》召开上海发布会:新印象老舍,全男班赶集

    六篇关于现实的嬉笑怒骂,六则关于理想的生活意见。改编自老舍六篇短篇作品的话剧《老舍赶集》将登陆2018上海·静安现...

  • 观《老舍赶集》有感

    二刷《老舍赶集》,舞台上民国各色人物纷纷鲜活,粉墨登场,戏剧张力十足,给观众以无穷思索的余味……这就是经典传...

  • 班里的小暖男――心洋

    放学了,大家都忙着收拾书包回家,忽然看见心洋宝贝在架凳子,我问:你干嘛呢?孩子说:扫地呀!我见教室...

  • 看话剧《老舍赶集》

    这部话剧来头不小,老舍之子舒乙担任文学顾问,斯琴高娃担任艺术顾问,导演编剧方旭是老舍系列作品当代最完美的诠...

  • 《赶集》序

    赶集,赶写出来的集子之谓也。仅此书名,即可见出老舍之幽默风趣。 《赶集》序 这里的“赶集”不是逢一四七或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话《老舍赶集》苏小玎:舞台上的小精灵,全男班里的小淘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yy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