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大概是人生常态。
错过的公交,错过的人,错过的合作..多多少少的都会带给我们遗憾的感觉,这种感觉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没有认知和觉察的时候,我们常常是抗拒这种所谓的消极感受的,然而消极感受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选择对抗和排斥,这份与生俱来的感受,并不能击退这份感受,反而会形成自己和自己对抗的局面,遗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看待遗憾的角度,以及我们对遗憾的抗拒。
今天看到了一条段视频,说的是美国一流幼儿园如何处理小班宝宝的分离焦虑。老师会拿出两个玩偶,一个是开心娃娃,一个是伤心娃娃,孩子哭的时候,老师将伤心的娃娃那个孩子看,并告诉孩子,你现在的感受是伤心难过的,这个感受是正常的,你需要跟它(伤心)带在一起,它会带给你安全,你很安全。孩子的情绪就慢慢的缓和下来。
当然孩子的心里依然还是会有分离焦虑,依然想妈妈,就是单纯的因为分离而产生了消极的感受,这份感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注意力的转移而慢慢降低,到最后的完全适应。可是,如果我们不允许孩子伤心难过,甚至评判孩子的负面感受,告诉孩子这样的感受是不好的,不对的,长时间的心理暗示,孩子就会认为产生这样的感受是不好的,可是人非草木,生活中消极感受就是会时常出现,那孩子也会经常感受到自己是不好的,是糟糕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建立自信和价值感。
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有多重要?
接纳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情绪管理,自我觉察,身心健康,更加有利于孩子建立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幸福。
情绪管理这件事,人生必学功课,重要程度第一位。
就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