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维小维写作训练营
你这么调皮,就该滚出教室

你这么调皮,就该滚出教室

作者: 4c7c97dab48a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21:57 被阅读74次

上周四的《第一现场》节目中,播出了一条关于小学生调皮,被家长在微信群里公开批评的新闻事件。

罗湖区一所小学,三年级某班,有个男孩,班上多名家长反应孩子从一年级时就很调皮,如今到了三年级,已经调皮过度了,严重影响班级正常教学和其他同学上学。家长们向记者反应,这名孩子经常上课扰乱课堂纪律,吐口水,还与老师对骂过。有一次,将自己的内裤弄上水,扔到一名女生的身上。家长们觉得孩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班级其他孩子的学习、成绩、心理、人格等,于是在班级微信群,公开批评这名调皮的学生和其家长。而孩子的父亲则认为孩子确实调皮,但并非向这些家长所描述的情况那样夸张和严重,没有扔内裤,只是袜子。更是觉得在群里公开批评孩子,已经带有攻击性,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更叛逆,不想上学。

这样的事件并非孤例,时不时的就会进入人们的眼中。

调皮学生在每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他们往往是老师和家长头疼的对象。

他们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不遵守课堂纪律、小动作多、同学关系不好、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甚至厌学、逃学、早恋等,逆反心理较强,成绩糟糕。

这让他们常要面对老师的批评、其他家长的指责,家长的打骂、同学的排斥等,常常在学校被孤立,在教室的角落坐冷板凳。

然而这件事背后,我们不得不需要深度思考一个问题:

对于班级调皮的孩子,

家长们公开批评、指责孩子到底对不对?

学校、老师该怎样引导?

家长又需要负起哪些责任?

班级的学生们又该如何面对他们?

作为一名专业的亲子讲师,我今天就跟大家来好好探讨下这个问题。

part 1  调皮的孩子面临的困境和伤害

有一次讲座现场,一位妈妈当场就泪流满面。

她说,她儿子就是班级的捣蛋王,常常被老师批评,被其他家长投诉,遭班级同学排斥,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因为没人愿意与他同桌。他也没有朋友,独来独往,成绩也不好,她感到孩子越来越孤僻、叛逆、自卑。

她经常在班级群里,被其他家长@,投诉儿子的种种“恶行“。

今天把谁的鼻子打出血了,

昨天把谁的腿踢青了,

朝谁吐了口水,

撕了谁的本子

........

家长们除了控诉她儿子令人讨厌的行径,在言语中或多或少的表达了希望她严厉管教自己的孩子,最好能转学,不要影响其他孩子。

有时在小区遇到班级的其他同学,也马上向她控诉儿子的行径。

听着一条条的投诉,她颇感尴尬与无奈,只能频频的道歉。

心里很难过,压力也很大,回家后教训儿子,轻则训斥,气急就一顿打骂。

但效果甚微,儿子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有一次,她在小区碰到儿子班级的同学,照例一番控诉。

听完同学的控诉,她问了下儿子在学校的情况,同学告诉她,她儿子在学校,大家都不愿意跟他玩,他上课有时捣乱,被老师批评、惩罚,同学嘲笑;有的课上则直接睡觉,老师也不管。下课了,同学们都一起跑着打闹玩耍、上卫生间,他总是一个人。

听到这里,她的眼眶泛起了泪光。脑海中,一个壮壮的小男生,一个人孤独的背着书包走进教室的画面长久挥之不去。

这个孩子的遭遇并非个例,

在2017年9月份开学的时候,济南范先生的7岁男孩,因太调皮,报名当天被退学。

还有王女士的孩子,也因为太调皮,被学校要求转学。

你这么调皮,就该滚出教室

其实,不光是这些调皮的孩子会被公开批评指责打骂,几乎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这样的遭遇。

他喜欢动手,不要跟他一起玩;

他喜欢拿别人东西,不要跟他一起玩,

......

有些家长说,这样的孩子就该被揍,就该转学,不能祸害我们的孩子。

调皮的孩子,固然有他们的不是,

作为家长、老师,学校,要做的是怎么帮助他改善自己的行为,融入集体,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

他们期待通过公开的批评、指责、惩罚,让调皮的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无法改变,能做到不影响自己的孩子也行。

可结果证明,这些方法无疑起作用。因为如果有用,第一次批评就会生效,不至于等到2年后,问题非但没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part 2 想让一个人自卑,就不断给他差评

心理学家们指出(其实,不用心理学家们指出,每个人也都可以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自我,也就是面子,自尊心。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

自尊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就感,也就是价值感,二是认同感,也就是归属感。

无论在家里,在学校,在班级,还是在单位,在其他地方,只要有人、有集体的地方,每个人都希望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被大家认可和接受,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即便是调皮的孩子,也有对自尊的强烈需求,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也会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

批评、指责、惩罚、打骂的方式,如同在大人和孩子间划了一条“楚河汉界”,让双方处于对立状态。

孩子感受到了不尊重,尊严被践踏,自尊被侵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自然会激发强烈的反抗,通过更具破坏力的行为,更调皮的行为应对,以维护自己的尊严。

而成人觉得批评、责骂、惩罚无用,以为是力度不够,遂不断加大力度。

长期的结果便是两败俱伤,多方受损。

宜家家居曾经做过的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找了两株一模一样的绿植,

将它们摆放在一所学校的大厅里。

每天都有相同的工作人员给他们施肥、浇水。

唯一不一样的是,一棵上面放着一个标签:“这株植物被霸凌”

另一棵植物放着另一个标签:“这株植物被褒奖”

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参与实验的学生每天对着“被褒奖”的绿植说着不同的好话:

“你真漂亮!”

“快快长大吧”

“听,好听的音乐哦!”

另外一棵绿植却被学生刻意用语言来“虐待”,它听到的都是:

“你一点用途都没有!”

“没人喜欢你!”

“你长得一点都不绿!”

最后,30天过去了,这两棵绿植分别长成了这两个样子:

经常遭受批评、责罚、打骂的孩子,结局如同那颗被差评的绿植一样,垂头丧气,枯萎凋零。

他们要么 默默无闻,希望大家最好不要注意到他;

要么不断捣乱,破坏,打架,闯祸。

想要一个调皮的孩子更调皮,就不断的批评他,

想要一个人自卑,就每天给他差评。

part3 怎么破局

有家长要说了,调皮的孩子,做出了捣蛋的行为,影响了他人,让人心生讨厌,还不让人说?不让人指责?不让人批评?

并非不让说,而是要讲究科学有效的方法。

批评、责罚既然都无用,还去说,除了说明自己愚蠢和无能,还能证明什么?

想要让调皮的孩子,回归正常,先要将思路从改变他们转换成帮助他们。

*识别信号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曾说过,

所谓“问题儿童”,其实是在向我们提出“问题”。

捣蛋孩子的调皮行径、不良行为,都在告诉大人,他们遇到了难题,遇到了困难,希望得到帮助,而他们没有学会合理的表达方式,不知道如何去发出这种求助信号,便采取捣蛋的方式获得大人的关注,期望引起他们的重视。哪怕需要付出被批评、责罚甚至被抛弃的代价。

他们用错了方法而不自知,而大人也没有get到他们的目的,以为批评、打骂、责罚可以让他们改变自己。

当大人发觉孩子总是给我们带来困扰时,觉得孩子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每个问题,就是一种信号,提示你,孩子遇到麻烦了,他需要帮助。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如果回答不出就会被责骂。

家长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答的慢了,答不出来,也会被责骂。

而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人不仅不解答,反而非难学生,这样也未免太自私了。

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有必要采取解决“问题”的姿态。

*对孩子多些宽容、鼓励和接纳

毕竟是8、9、10来岁的孩子,还处于懵懂中,调皮、捣乱、犯错本就是他们的天性和成长之路,

爱情之神“丘比特”也曾是个调皮的小男孩呢。

指责和内疚是儿童用语,我们在谈教育时,最好别用这样的词。我们应该用另一个词-----责任。by约翰霍特

调皮捣蛋也好,犯错搞破坏也罢,重要的不是去批评和追责,而是想办法帮助他们走出困扰。

将给他们的那些差评换成好评,

将责罚换成鼓励,

排斥换成接纳,

将“伤人”变成“帮人”,这一点,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做到。

*关注他们的优点, 将调皮行为转向有贡献的行为

《正面管教》书中讲过一个例子:

布莱莉太太的儿子阿尔贝托在学校不断惹麻烦。他每次有不良行为时,老师就会罚他抄50句话。

阿尔贝托不肯,老师就加倍罚。布莱莉太太担心阿尔贝托会变成一个小混混。

所以她也开始对他说教并斥责。

阿尔贝托在家里和学校里都遭受批评和责罚。

他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以示反抗,并开始痛恨上学。

布莱莉太太在跟老师沟通时,获知阿尔贝托的“坏”行为大约占15%的比例。

布莱莉太太吃惊地认识到,因为更多地关注了15%的不良行为,而不是85%的好行为。

意识到这一点,布莱莉太太与老师达成一致,制定了一个积极的计划来帮助阿尔贝托。

征得阿尔贝托的同意后,他们一致决定,

每当阿家贝托扰乱课堂或不尊重别人时,

他就要做些有贡献的事情做出弥补,

比如替老师做一些事情、

辅导班上需要帮助的同学

或者在某堂课上讲一个片段。

阿尔贝托的不良行为被转向了有贡献的行为。

通过这样的帮助,将调皮行径转为有价值有贡献的行为,取得多赢的效果。

*part4 调皮的孩子容易成功,但往往被扼杀

学校和老师一般认为勇敢的孩子叛逆、不好管,胆小的孩子才好管。

其实恰恰相反,那些不听话的、打架的孩子之所以这样,正是因为他们害怕被别的孩子瞧不起,他们一点儿也不勇敢,别人的批评和偏见正是他们价值的体现。

如果学校能够认识到,欣赏并鼓励调皮的孩子们。他们的很务问题不光是学习上的,还有纪律方面的,都会得到解决。可惜,很少有学校能意识到这一点。

作为父母来说,你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这无可厚非,但是不要忽视另一个事实,你的手中也掌握着整个人类的命运。每-代父母都是未来的基础。

马云说:调皮的孩子容易成功,但调皮的孩子不讨老师喜欢,不讨家长喜欢, 往往被扼杀。

无论是否调皮,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对待。

最后附上一首我非常喜欢的诗----《苔》

【作者】袁枚  【朝代】清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对于调皮的孩子,你有什么好的教养方法,欢迎底部留言。

相关文章

  • 你这么调皮,就该滚出教室

    上周四的《第一现场》节目中,播出了一条关于小学生调皮,被家长在微信群里公开批评的新闻事件。 罗湖区一所小学,三年级...

  • 学校里的搞笑事

    老师的搞笑口误,你再给我说话,我就给你滚出去! 老师本来应该说你再给我说话,你就给我滚出去!这是老师,在有...

  • 祝愿2017年

    不能念就给我滚出去,课文都背不好,你有什么脸在这呆着?滚!说着,那位老师把这位少年的书包从教室扔了出去,滚落在寂静...

  • 逗比母子每日互怼

    妈妈,你怎么这么不小心生了这么调皮的一个宝宝? 嗯……这么灵魂的问题,老母亲该如何回答呢? 也许、可能是时机没选好...

  • 就该这么写作

    《如何写作》 书面沟通这项技能的本质是:作为写作者或者说输出方的你要用大量信息化的语言,在文...

  • 调皮的孩子就该挨打吗?

    小孙子,今年五岁,小男孩天生就是调皮捣蛋,思想怪异,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 乖的时候,一个人拿着玩具,可以想...

  • 来自我妈的日常诅咒2

    XX,你要是敢养猫猫狗狗,你就给我滚出去,死在外边。

  • 审判官

    该拿你怎么办呢? 这只调皮的小蚂蚁 你怎么这么坏呢? 偷吃了我的榴莲 知道它值多少钱吗? 二十七块大洋啊 该怎么惩...

  • 三叔的微笑

    “你个王八羔子,不是我养的,你是土坷垃蹦出来的,你现在就滚出去,滚出这个林场。”母亲喘着粗气,用拐杖把地板敲得山响...

  • 7.13每日一问/孩子,你的明天是我们灵魂也到达不了的地方,只想

    有天,佳妮问:“妈妈,你喜欢我调皮还是乖?” 调皮?乖?在我养育你时,尽量避免“调皮和乖”这些字眼 你这么小,不想...

网友评论

  • 维小维:你的文章结构素材都很充足,可以更凝练一点就完美啦
    4c7c97dab48a:@维小维 小维老师亲自点评,谢谢老师:heart:

本文标题:你这么调皮,就该滚出教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am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