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开心糖果,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在孩子关键期的关键帮助。
0-3岁孩子的成长从生理发育有3个关键期:
一,口探期,这个时期的宝宝会咿呀发单音,(9-12个月),喜欢用小嘴巴尝试世界。包括吃书,吃饭,吃泥土……妈妈可以跟宝宝做游戏,名字叫做:品尝水果世界,可以选择4种酸甜苦辣不同味道的水果,让宝宝品尝,建议每次选择一种味道,量不要多,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还是以奶为主的喂养。品尝的时间要一起告诉宝宝水果的名称、颜色、味道。
二,手探期,这个时期的宝宝会用他的小手把整理有序的环境变乱,这是因为他想要探寻不同的世界(1-2岁)比如:衣柜的衣服会扒出开,整齐的书桌会将书放到,玩具也会拿出来摆放混乱,撕书,撕纸,手是外在的大脑,脑的发育是通过手和眼睛一起完善的。所以不要阻止他的,解决方案: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游戏名字叫做:小朋友排队,将书或者积木排成一排,然后再搭高,排的时候可以给个小口令,齐步走,121。当宝宝看到整齐的摆放比混乱的更有趣,同时手探期也就成熟度过。
三,脚探期,这个时期的宝宝会哪里不平走哪里,哪里高爬哪里,有种出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2-3岁)。此时在鞋子的选购上不要选带有发出哨子声音鞋,这会破坏他耳朵对声音接受频率。这个时期要多带宝宝外出活动,允许他走不平的地方,但要保护宝宝的安全即可。
以上三个关键期帮助对了,宝宝就会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产生更大的吸引。接下来通过生活习惯的培养,情绪管理的培养,认知的培养,语言的培养,动作的培养……将宝宝养育成健康、自信、富有创造力的宝宝,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将有他们来挑战。
生活习惯的培养:
饮食,4-6个月可以添加辅食,以糊状为主,一次一种单品,以少糖、无盐、加调味品(可添加少量食用油)。1周岁以后开始过渡到谷类食品为主。同时配合蔬菜、水果、禽、蛋、鱼、豆制品等。食物搭配上多做花样,比如:小包子、小饺子、馄饨、小馒头,花卷……引起宝宝的食欲和兴趣。
作息:晚上睡眠时间保持10个小时以上,时睡眠不充足,宝宝会烦躁不安、食欲不振、以致于影响体重的增长,而且还可能造成抵抗力低导致宝宝生病。吃夜奶,半夜撒尿。都会影响到睡眠。
睡觉前让宝宝做安静的事情,比如读书,讲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每天晚上讲一样的内容,而且只讲一个故事,0-1岁时,妈妈每天讲,宝宝听,1-3岁后,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让宝宝慢慢复述这个故事,宝宝的专注力也会因此提升,宝宝都会纠正妈妈读书时的错字。复述的引导,是问宝宝昨天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谁?他在故事中做了什么?让宝宝带着疑问听和讲,引导宝宝的逻辑思维。
二便:8个月时可以培养宝宝自己做小便盆,时间控制在3-5分钟左右,随着年龄增长,宝宝就会自己控制排便习惯,减少晚上睡觉和上幼儿园时出现尿床尿裤子的习惯。
语言的培养:
0-1岁只要以听为主,1-3岁开始由发单字到叠字到简单的话,妈妈要做的是语速缓慢的耐心的重复说名称,说简单句。多给宝宝念儿歌,培养宝宝的想象力。
认识的培养:
跟宝宝做游戏,认颜色,形状,大小,分堆,多少,用油画棒画宝宝想要表达的画面,不论是线条还是不规则的圆圈,都让宝宝讲述他画画的内容。
情绪管理:3个月之前的宝宝对人的反应基本相同,3-6个月就会对妈妈产生依恋,也就是常说的认人,6个月-2岁,就出现了明显的恋母情节,特别愿意和妈妈在一起,对陌生人表现出紧张,恐惧甚至哭泣,2岁以后,开始能认识、理解妈妈的需要和愿望,不会因为妈妈稍微离开一会儿就大哭的状况。可以通过跟宝宝做藏猫猫的游戏来改善宝宝的恋母情节。
幼儿园里有2岁半-3岁左右的宝宝会有睡觉时必须有自己的随身物品,比如一个很脏很旧的手绢,衣服,甚至被子,这个原因是宝宝在断奶时,妈妈突然将宝宝送到奶奶家,姥姥家,宝宝和妈妈突然的分开造成的。
1-3岁后,宝宝会有不同的情绪出现,妈妈不能及理解和帮助,宝宝会越来越闹,很多妈妈就会伸手打孩子,这是最差的情绪管理。
对于妈妈来说,对于情绪管理的好办法是:询问宝宝的需求,认同宝宝的感受,帮助宝宝。也要耐心倾听,不做评判。
推荐读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吼不叫》《养育女孩》《非暴力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