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而异流,分头发展,纡迴前进。书与画的支流甚繁,奔腾不息。我们感到兴趣的,是其中有书与画的支流,复合为一,汇成大江。书画合流是中国艺术的一大特色。
远在石器时代,先民记录所见,于山岩中绘制壁画,至今仍有遗迹可寻。我们亦由此推想画先于书。本文论“书”,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指我们的“文字”。有了文字,才有讲究怎样书写的“书法”。年代递嬗,研究书法的人渐多,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于是书与画遂成为两个不同的艺术品种。
现代书与画有合流的趋势,这是近代许多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笔者从艺术的观点出发,谈论一下书与画的异同。
无论在中国或在西方世界里,文字归文字,图画归图画,我们一看就明白那些是文字,那些是图画。书与画之相异,显而易见,那么我们先谈论一下书与画相异之处,然后再及于其相同之点吧。
如果要把“文”和“字”分开来说,那么“文”是图形,“字”是符号。人类社会渐趋复杂,思想日趋细緻,远非图形所能道尽一切,世人所公认的符号,就得派上用场。比方说“六书”是汉字造字的方法,那么我们试考究一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方法,其中多半以符号来传达意思,那么文字的造成和流通之后,文字与图画的距离,也越走越远了。晋·陆机论画有云:“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他所说的“言”,就是文字,或者是由文字组织而成的言论和文章。文字可以“宣物”,即说明现实的情况,或能释道理,宣述个人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