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在晚清时期有所振兴,出现了以朱古微、王佑遐等词学名家。他们的作品,从文学风貌看,有一种清新之气,但就内容而言,仍不免寄情山水,流连风月。“庚子秋词”以后,朱、王之词,走向深广,国家民族之思、生民流离之痛方情见于词,有如南宋初年辛弃疾、陈亮爱国忧时的风格。这不能不说是“庚子秋词”的影响所致。考其原因,就在于“庚子秋词”如“庾信之哀江南,杜甫之悲陈陶,皆所谓古之伤心人别有怀抱者。彼其时其事之躬自阅历,所以怵魄而怆神者。……沧海澜颓,长安日远,忠义忧幽之气,缠绵悱恻之忱有动于中而不能自己。”正是“庚子秋词”充沛着爱国主义的感情,故能影响深远。
大笑苍蝇蚓窍闻,联吟石鼎调翻新。欲言不敢思公子,私泣何嫌近妇人。隐语题碑生石阙,啸声碧火唱秋坟。二豪侍侧何须问,镜里频看却忆君。
其忧愤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