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其实是一种文化风格迥异的节目,它里面包含了很多个性不同的人,或许从这个节目中你能找到风格和你一致的人,但同时能看到许多与你不一的人,大致的也能看到一个中国现代不同群体文化的一个缩影。里面有不同文化的不同代表人物。
我们可以先从第五季《奇葩说》的导师阵容来看一下,马东、蔡康永、高晓松、李诞、薛兆丰,对于薛兆丰这个名字我相信大家都很陌生,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大众娱乐上的明星或者说艺人,他是一个教授,原先是在北大教经济学的一个教授。我学过他的经济学课之后很受启发,看世界的角度也因此发生了很大一部分的转变,与此我自己的价值观类型也是偏向于薛老师这一边,同时我包容其他个性不同的文化圈子。
在导师的这一次阵容里,请来了一位叫李诞的人,他搞笑幽默的风趣很让人讨喜,很多人知道他可能是通过《吐槽大会》这个节目,我第一次知道他应该是通过许知远的《十三邀》这个节目,在这个节目里他更多的真实的一面被展现了出来。
在这两个不同的导师阵容里,一个是做学术的教授,一个是做大众娱乐的艺人,他们这两种人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这是我所期待的。
思想和娱乐并不矛盾。
无疑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算是一个太过于有趣或者很会把人逗得哈哈大笑的人,一直是属于思维比较直板不容易转弯的,曾经还一度引以为傲,觉得这是一个追求思想人该有的态度。直到我在一些很有思想的人身上看到了他生命中有趣的一面,这打破了我曾经固有的观念。思想和有趣并不矛盾。
慢慢的我试着去做一个有趣的人,但如果说非要像李诞那样有趣我估计是很难做到,我尝试过了,自己并不是一个很会擅长于“撩”的人,不过我倒是很希望能成为一个很有才气的人,同时带一点有趣。
看奇葩说启发最大的会是什么?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的一句名言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我们很多人从出生到现在,接受的教育都是有唯一标准答案的,我们追求所谓的真理与人争辩,我的一定是对的,你是错的,脑海中只有是与非。这样带有绝对化的思维去生活你会发现,你所能看到的世界是狭隘的不全面的,能够接纳或包容的事太少,容易痛苦。甚至在我的观念里,我认为,人打破了所谓的绝对化思维是成长飞跃巨大的一步,你看到的世界就比较全面与真实。
打破这种绝对化的思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也许上面说的太过于哲学化,那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什么是绝对化思维。
我们来看一句话,“坚持一定胜利。”这句话一定对吗?
很多人会告诉你再坚持一下你就赢了,又或者说;坚持不一定胜利,但不坚持一定不胜利。我们看一下这句话有问题否?
先来举个反例,反驳这句话的错误。
如果说坚持一定胜利,为什么不是人人都能上北大呢?甚至于连本科都上不了?我本人如此,我自认为高中某段时间里比我看到的人要努力学习,但成绩就是没他好。
那什么情况下坚持是一定会胜利的呢?
坚持运动,合理控制饮食。人是一定会瘦下来的。这里我不保证能瘦多少斤,因为减肥与人的努力和身体差异而定。
现在能看出那句话的智慧所在吗?特定的道理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一个道理不能通用,需要视情况而定。这是在我好奇别人说出来的话为何会矛盾时,突然看到的一句醍醐灌顶的话。把这个道理想通的人,可以说是具有个人成长里程碑式意义的。
奇葩说就是这样的一个节目,他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把你脑海中的那个绝对化思维给不断的打破,突然你的观点因为辩手给出的论据站在了正方,等到反方说话的同时,你又觉得反方说的话很有道理而站到反方的一边,如此反复训练这种同时接受两个相反矛盾观点的思维,人才会真正的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