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三百首-108

唐诗三百首-108

作者: 芦苇在读读写写 | 来源:发表于2025-01-17 09:31 被阅读0次

秦中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邱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这首诗是孟浩然怀才不遇心境下的倾诉之作,字里行间满是无奈与悲叹。

开篇“一邱常欲卧,三径苦无资”,诗人直言渴望归隐山林,像古人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隐居之地。“苦无资”三字将现实的窘迫展现得淋漓尽致,想过闲适生活,却因缺乏经济基础而无法实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奠定了全诗无奈的基调。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表明在长安谋求仕途并非他内心所愿,他心心念念的是东林寺的远上人。在尘世的追名逐利与对佛门清净、师友的怀念之间,孟浩然的选择清晰明了,进一步凸显出他在长安的格格不入。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黄金燃桂尽”形象地写出在长安生活的高昂成本,钱财如燃桂般迅速耗尽。生活的重压之下,诗人的壮志豪情也随着岁月流逝而日渐式微。曾经的雄心壮志,在残酷现实面前逐渐消磨,这其中蕴含着多少不甘与无奈。从满怀壮志到壮志衰微,诗人的心境变化令人唏嘘不已。

尾联“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傍晚时分,凉风袭来,蝉鸣阵阵,在诗人耳中更添悲伤。凉风与蝉鸣的环境描写,以景衬情,将诗人内心的悲苦推向极致。在这凄凉的氛围中,诗人的孤独、失落与对未来的迷茫,都融入这暮色之中。

孟浩然一生仕途坎坷,他虽有济世之才,却难遇伯乐。这首诗是他在长安求仕碰壁后的真情流露,反映出封建时代文人的无奈与悲哀。他们渴望实现抱负,却常被现实的枷锁束缚。孟浩然以质朴的语言,将自己的心境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引起了无数怀才不遇者的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层层递进,于平淡中见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三百首-1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hd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