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

作者: 朱子先生的摄影思维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06:09 被阅读175次

我一直是比较喜欢逆光的,逆光拍摄起来难度较高,但是拍好了,会很美。这是一片叶子,逆光下的叶子,光线从对面照过来,叶子很薄,可以透过光线,所以就显得晶莹剔透。

而且在一片红色叶子中间,这是一片偏黄的叶子,再加上光线的照射,就成了画面中的主角。

叶子在逆光下已经很美了,那我们看一下背景。背景是一扇拱门,我把它拍得很正,横平竖直。如果这个门我拍歪了,这张照片看起来就很别扭。

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能只关注你的主体,也要关注背景里有什么元素,看它们的存在是否美观,是否合理。

这张也是把叶子和环境结合起来拍的。这是在西安小雁塔,我先是发现了这堵墙,上面爬满了叶子。但后来觉得把整面墙都拍下来不够美,不够突出主体,就选了这个墙的边缘和屋檐一起拍。如果单纯拍这堵墙,那就是一条直线,和屋檐结合在一起就有了曲线,而且色彩也加入了红色的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像这类照片也是不能拍歪的,好看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线条。

秋叶

这个也是在西安小雁塔景区拍的,落了一地的黄叶,地面上还有青草。这黄色和绿色的颜色相间就很美。但是如果你去拍一整个地面的落叶,那就没有什么主体,画面就会比较散。我也拍了好几张一地的落叶,拍完之后又拍了这一张,把树的下半部分拍了进来,这样看起来至少会有一个视觉的落脚点。

另外树干的位置也很有讲究,现在我是让树干的高度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二,而下面的三分之一,则是树叶。这其实也就是构图中常用的一个法则——黄金分割法则或者称为三分法。

三分之一,这个比例在摄影中是很常用的,几乎是最常用的一个比例了。比如拍比较辽阔的场景,地平线往往放在三分之一的位置,上三分之一,或者下三分之一都可以。比如拍一个人,也很少会把他放在画面正中间,而是偏左或偏右一些。

先把这一点应用起来,你的构图可能就会进步很多。

刚才我们看的都是很多叶子,场景比较大,所以这里我取了一张特写的照片。这张照片的拍摄其实特别简单,走路的时候看见路面上有一个叶子,刚好这时候太阳快落山了,那这个时候的光线有这么几个特点。

1,因为太阳快要落山了,高度比较低,所以叶子的影子被拉的很长。

2,光线是暖色调的,把树叶和地面都照的一片金黄。

3,光线是从对面照过来的,属于逆光。而叶子又比较薄,可以透过这个光线,所以叶子也就变得半透明的晶莹状态。

除了光线的利用,这张照片还有一点是大家可以直接用起来的:就是拍的时候蹲低一点,甚至是让手机贴着地面。当你离地面很近的时候,其实这个虚化的效果就很好了,你会发现,只有叶子的地方清晰,地面的前边和后边都有虚化。

这是四张叶子的拍摄思路,在一堆叶子里拍照,要有一个主体,拍的时候要注意背景,整个场景的选择也要风格匹配,拍一个叶子的时候就要离得足够近,把这片叶子表现得足够美。

相关文章

  • 秋叶如花

    秋叶如花?秋叶如花 ——秋叶纺着春雨的丝线,把秋天绣画成多姿的彩霞。 秋叶如花?秋叶如花 ——秋叶唱着夏风的情歌,...

  • 送秋叶,秋叶颂

    文/向上 有点凄凉! 秋叶之所次离去 那是特别思念土地 黄了肤,红了脸 或许略带羞涩 我们还是歌颂秋叶吧 ——明年...

  • 渐变之秋

    秋, 是多思的! 秋叶, 是多情的! 雨中的秋叶,阳光下的秋叶, 朝霞中的秋叶,暮霭里的秋叶…… 每一时、每一片,...

  • 吴春燕|阅读有方法——阅读7堂课

    “秋叶7堂课”系列又来了,这里的“秋叶”不单单指的是秋叶本人,也是指秋叶特训营,更是指秋叶品牌。7堂课的每一...

  • 秋叶

    我是在你身后 轻轻飘落的秋叶 曾有一段绿色的执着 那是一个静谧的月夜 你用晶莹的泪覆盖了我 如今凋落在 树下阴暗的...

  • 秋叶

    秋叶 花园里有许多病人散步,你不是病人,你陪着我。 花开得很艳,正是夏天。我和你坐在花坛边。 说笑些什么不记...

  • 秋叶

    当炎热的空气中有阵阵凉风吹过时,秋天就要来了。 秋风在静静的吹着,黄昏漫步在紫藤树下,一阵凉风拂过脸颊,风带着花草...

  • 秋叶🍂

    入秋渐微凉 秋叶遂泛黄 时而风、忽而雨 遇风则簌簌有声 逢雨则飘飘零落 瘦弱的树叶啊! 你只不过是一片离开树丫的叶...

  • 秋叶

    一夜秋风送寒霜, 十里银杏换金装。 年年美景惹人醉, 故乡天地色正黄。

  • 秋叶

    伴着秋雨在一个季节里成熟 伴着秋风在不舍中迟疑飘落 不曾有华丽耀眼的舞台展示 不曾有风起雷鸣的歌唱 从开始时的默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i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