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什么是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易经.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据说是孔子学道的心得。而《易经.说卦传》中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据传是战国时期孔子后学、学道的心得。
而庄子呢,在《大宗师》里头讲,“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在庄子看来,“盗亦有道”、“道在屎溺”。
而河上公呢,在《老子河上公章句》中讲,“道是混沌未分的元气,可分为经术政教之道和自然长生之道”。他是方仙道的开山祖师,基本上道的人格化、神仙化,从他开始。
而张道陵呢,以“太上老君”为道。他在《老子想尔注》中这样讲到,“道散形为炁,炁聚形为太上老君。”而在他所创立的正一道的经典中,更是有“太上老君,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常常分身下界,传教度人,弘扬道法。而老子,就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世化身”。这便是道教的起源。
而张角呢,以尊黄老、致太平为道,以《太平经》的“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天之命,身之宝”为根本,创立了太平道。
而魏夫人魏华存呢,以成仙、升入上清天为道,以《上清大洞真经》为诸经之首,号称诵读万遍即可成仙,由此创立了上清派。
而葛玄呢,以学真仙白日飞升为道,以《度人经》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为主旨,以斋戒为求道之本,创立了灵宝派。
到了唐宋时期的道论,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与佛教禅宗相互影响,道的实际意义,由外在个体的道变成直指人内心的道。
张道陵所传的正一道,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所著《大道歌》,开篇就说,“道不远,在身中。”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明确提出了“观心知道”的思想。“知道者,不观于物,而观于心也。”
在钟离权、吕洞宾开创的完整的内丹学派之前,除了苏元朗的“归神丹于心炼”,彭晓还提出了“金液还丹即白日冲天之道”。那什么是金液还丹呢,白玉蟾曾有诗云,“世上无事客,内心大还丹。”
在钟吕丹法之后,张伯端提出了养命固形、达本明性之道,他的《悟真篇》,被誉为千古丹经之祖,等同于魏伯阳的《参同契》。他在《悟真篇后序》里说,“欲体至道,莫若明乎本心。心者,道之枢也。人能时时观心,则妄想自消,圆明自见,乃无上至真妙觉之道也。”
而王重阳提出了“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的全真道。“儒门释户道相同,三教从来一祖风。”“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道真捷径。”更直接提出了“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
那为什么唐宋以后的道论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有一句话说得好,“斗争是万物的尺度”。那个时候主要是佛道之争,尤其是禅宗的“明心见性,立地成佛”之论,不但冲击了道家,更冲击了儒家。
有历史记载的佛道之争14次,且不论胜负如何,历史发展最明显的结果是,佛道合流,道家后来的各个流派都不同程度地以“炼心”为纲要。
尽管为了显示与禅宗有差别,吕洞宾曾说,“单修性兮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禅宗虽有顿悟成佛之妙,但一失人身万劫难。
然而天生万物,惟人最灵。非人能灵,实心是灵。道所以能得者,其在自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