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学校所有学科和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总和,课程是一个“场”,对进入“场”中的学生发生作用,这个作用就是学生的学习。学习者的学习都是在一个课程整体形成的场中发生的,课程在不同学习空间会形成不同的课程强度。要培养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少年,学校就要构建充满育人活力的课程场。
为此,要实现课程强度的最大化就要处理好两种情况。
一是处理好学生认知水平和学科知识结构间的矛盾。一门学科形成的逻辑和结构只体现前后知识的关联性,而不考虑其被别人接受的难易程度,这就会造成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统一的课程标准,不同的学生水平差异,有时差异巨大到超过教师的想象。教师就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不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不强调认知的快慢,甚至教学进度也要因人而异,给孩子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在课前和课后让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上课时可以适当等待,让孩子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让每一个孩子因自己的实际找到适宜的学习进度和速度,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都绽放自己的活力和精彩。
二是处理好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最后上升到从课程角度来理解学生。就是要跳出一节课,一个单元,从育人价值和统一概念的角度看教育教学。教师要钻研所教学科,整体理解学科的结构和育人价值,并在备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把相关的知识结构化,发挥最大的学科育人功能。不同学科会涉及不同的系统,要从不同系统的角度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让孩子们视野开阔,思维深刻。这就要求教学要讲究宽度、方法和程序。正如钱文忠教师学习梵文的故事发人深思,是他的历史老师在讲世界史的时候讲到印度,讲到梵文,而且说,梵文很难懂,全中国只有一个人懂,这个人就是季羡林。钱文忠得知后心想,如果我去学梵文,将来就我一个人懂,这有多了不起,出于对自身成长之路认同的追求,就决定写了一封信给季羡林,最后如愿考入北大,并和季羡林老师一同学习梵文,钱文忠老师有今天,可以说主要源于他的历史老师的一句话。而这位历史老师的一句话,反映了他对统一概念——“梵文”的更多关注。所以教师要注重积累,涉及到的不同学科领域的概念都要多关注,内涵丰厚了,视域广了,就会从深层影响到学生,自如选择适宜的教学视角切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如今,已经步入现代学习阶段,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摆脱陈旧的班级授课制的“标准化”“统一化”教学观念,要通过深入钻研,广泛关注不同学科的概念,丰厚学识和文化,积极构建充满育人活力的课程场,在课程场域下实施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