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秋的夕阳中,自卑突然地吹乱了我的思绪。我想把自卑看成是一个人。2015年九月上大学以前,他认识我;而我不认识他。回想起以前,大概出生的时候他就伴随着我,而能够记忆的大概是六七岁开始的时光。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每个人内心都深深地植入了自卑和优越;优越感胜于自卑的人则自信;自卑胜于优越则懦弱。而其他人就处在这两个端点的连线上。
我的自卑基因大概开始表达与孩提时代:出生于农民家庭;大多同岁孩子跟随父母到城市生活。那些欢乐的幼儿游戏多是自己和自己玩玩。然而最乐的时候和最害怕的时间就是过年过节。中国人极是爱热闹的;这就少不了串家门。客人来了,我都不敢出门来见。父母也是平凡而朴实的农民,总是少不了把我叫出来见见客人。然而,就像刘姥姥带着板儿去贾府串门似的:心情紧张的刘姥姥总是让怯场的板儿去叫凤姐姑姑。而我更加懦弱,有几次都因为这些见面的事情气哭了;或者紧张而叫错,导致尴尬场景。
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我奶奶的姐妹来家做客。城市比不得农村有独立的庭院。在闽南地区,每一个亲戚都有一个特定的词语来叫,错了是很尴尬的一件事。这“奶姨”(闽南话)来了给家里带来了一些活动。爸爸在庭院内泡茶招待;妈妈那些吃食;二伯、四叔、婶婶伯母都来一起聊天。自以为能够准确地战胜怕见陌生人的怯懦,就一时从房间里面出来,对着奶姨说:“奶舅母,您来了呀”!这也算是打了招呼。到没有意识到自己叫错了称呼,顿时那种弄巧成拙的尴尬从心底涨到了脸上。哄然大笑的声音把我吓回了房间里面。
自从那以后,就更加害怕生人了。父母也是比较实在,不怎么会和亲戚朋友家串客;而我怕生的性格又让我做客的次数更少。至今在别人家里做客还是有不适的感觉。每次有客人到家里,总是躲在房间里;午饭时间也不敢出来和亲戚朋友上桌吃饭;只是说自己不饿。也是到了大学,才知道大姑姑家的三个儿子哪个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以前只是知道有三儿子。也是大学了,才知道二姑姑家,两个儿子的脸和名字。
渐渐长大以后,到了外乡镇去上学。玩伴也是多了起来;游戏厅、网吧、田野每一个乡下孩子的深刻记忆。但是他总是没有来打扰我的这些。
他带着青春期的懵懂来和我相遇。我相信每个人在初一初二的年纪都有一个恋爱的对象,或者是表达了,或者是独自暗恋。和自卑的对战中,优越总是用尽了夺眼球的方式来战胜自卑。在初中的两年里,总是和老师说对着干的话语来引起她的注意。正好像动物界中的雄性通过决斗来赢取异性的青睐。而家庭条件较差,成绩普通;相貌平平。通过和老师的对话,总是能够带来哄堂大笑;这时,他就离我而去,优越自然而生。这种方式让我屡试不爽。自卑导致的懦弱有帮助我上了高中:害怕初中毕业以后像那些没读书的毕业生一样去干活。我选择了在初三努力学习,这也可能是怕生而交际少,只能去读书的原因。但是他确实帮助了我。
上了高中,孤独的自己也开始了解了心灵。那些用小丑似的方式来赢得优越的行为也没有了。但是我能从哪里得到优越感呢?没错就是班委。从高一下学期到高三,当了两年半的班长;高二到高三,从学生会学习部成员到学生会主席。更是因为怕生和自卑,和同学的课后游戏少,也戒了网游。最好的排遣时间就是看书,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我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的动力。
正式自卑他带着我跨过了初中,诱惑我上了大学。当城市里的孩子在父母敦敦教导下,努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的父母只是说,能读书就读下去,成绩差就到社会工作。而他带着我走上了一条提升自我的不归路。
大学他还伴着我,上台发言会脸红;遇见生人心跳加速。或许他是在帮我,是在塑造我,完善我自己。
2016.9.17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