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 从小父母离异,经常被继父虐待,进过收容所,入过监狱。结婚后的积蓄全部用来推销医疗设备却陷入深深的财务危机。妻子忍受不了这种生活扔下他和儿子离去,他只能带着儿子睡公厕、教堂,排队等待救济,甚至卖血来维持生存。
这样的生活很惨,也看不到什么希望。
但他却从未因此而放弃成长,克服各种困难,经历了常人难以估计的艰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股票经纪人,实现了财富自由。
他就是美国著名的商人、投资家克里斯·加德纳,也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主角原型。
在克里斯·加德纳的逆袭中,你能看到什么?是他坚韧的性格、不服输的本能,还是对儿子的爱?
以上都有,但更重要的,则是他不为自己设限、不惧怕失败的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让他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下,都可以快速调整,适应变化,并获得成功。
那么,什么是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与固定的思维模式有何不同?我们如何能成为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卡罗尔·德韦克博士的《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这本书,会给我们答案。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通过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分析和对比,告诉我们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我们的认知和能力,以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我们就会拥有超强的复原力、承受力和行动力,从而获得成功。
01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具有一定智力水平的人,才能够做出一定的成绩。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对于智力水平有两种表述,你看你倾向于哪一种呢?
1、人们的智力水平几乎是固定的,不会有太多的改变
2、人们能够通过努力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如果你倾向于第一个说法,将智力水平看成是一个恒定不变的事实,这就属于固定型思维。
而如果你倾向于第二种说法,把智力看成是一个可以增长的量,这就属于成长型思维模式。
达尔文和托尔斯泰,在小的时候就被看作是很普通的孩子,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本·霍根童年时肢体完全不协调;被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艺术家的辛迪·谢尔曼,却没有通过她接受的第一个摄影课程的考试。
但这些人依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关键就在于他们具有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除此之外,德韦克博士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改变了失败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刘嘉教授,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有这样一种表述:“成长型思维的核心,其实是你如何看待失败”。
拥有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认为失败代表了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行,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失败是一种很好的反馈,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来扭转失败的局面。
我们来总结一下的话,成长型思维是这样一种思维:
1、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坚持和努力
2、不把失败看成是无法改变事情,不归咎于自身的能力。
02 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固定型思维模式有什么不同
德韦克博士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主要是努力的结果,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成长”达到一种更高的状态。
但很多人拥有的则是另外一种思维模式,即固定型思维模式。
那两种思维模式究竟有何不同呢?
在《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这本书中,提供了一张图,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

如果你是固定型思维模式,那么你会倾向于认为,人的智力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又会产生一种想要自己变得聪明的欲望。在遇到困难和阻碍时,又总是容易逃避和自我放弃,理由就是:我可能还是智力不行、水平太低,即使是努力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一旦遇到失败,结果就更糟了,不但看不到失败带来的反馈,反而还将别人的成功当成是对自己的威胁。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的智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高的,于是他们勇于迎接挑战,面对挫折坚持不懈,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从失败中获得反馈,改进下一步的方案,并从他人的成功中获得经验,学到新知,促进自我的成长。
正如著名的棒球手阿莱克斯·罗德克立兹所说:“你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你可以成为一个决定自己未来方向的人,那么你是否想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03 如何成为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
“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掉下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这是罗振宇关于成长的一段演讲。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呢?
第一步:接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思维模式,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合体。我们接受自己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这个现实,并不是说要让它高频率出现来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相反,我们是要在这种思维模式出现时,接受它会带给我们的危害,直面现实。
第二步:观察
观察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哪一个方面会容易激发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我们可以对照刚才的图中的对比。比如,有很多会容易在面对失败的时候,被激发出固定思维模式。遇到大大小小的失败,这些人就会觉得:“我就是能力不足。我永远也成不了那样的人。我还是就这样吧!”也有的人在面对新的挑战的时候,不断地跟自己说:“放弃吧,你做不到的,还是去做点简单的事情吧!”
你也可以参照二者的对比,观察一下你自己的情况。
第三步:命名。
想清楚自己身上有哪些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并且为它取一个名字,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里的名字,或者干脆给它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名字,来提醒自己你可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就好像我们常说的,脑子里总有两个“小人儿”在打架,他们两个其实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那么,为另外一个阻碍你进步的“小人儿”取一个名字吧!
第四步:教育
对取号名字的“小人儿”进行教育,让它和你一块儿成长。比如,我们把这个“小人儿”取名为杜安。
当你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杜安就会出来。你不用去理会他,就让他自己跳舞、唱歌。等他稍微安静一些的时候,你可对他说:我知道自己现在还不是很擅长这件事,不过我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请你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再来试一下。
其实,固定型思维模式也不是我们要去唯恐避之不及的事情,相反,他的出现是对我们的一种本能的安全感的保护和守护。不过因为他自身思维模式的限制,不能够想出什么好的方法去帮助你。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来帮助他,接受挑战,不要放弃,敢于坚持。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对于每一个想要追求进步、获得成长的人来讲,都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它不仅提供了丰富易懂的理论,还告诉了我们具体可行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按这个方法来践行,那么我们的思想和生活,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成长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教育”和修正思维模式,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正中,真正成长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