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疯子的一线之隔
本文抄自 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日课147,天才与疯子的一线之隔 想要看原文的去得到里看吧,嘻嘻,2017年3月17日抄
一本前几年很流行的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应该是一个经常跟精神病人接触的人写的,应该是一个经常跟精神病人解除的人写的。他笔下的精神病人都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有各种离奇事迹。我不知道那些故事是真是假,但是绝对符合我们平常的印象,精神病患者的思路非常广,简直就是天才。
也的确有些天才人物存在类似疯子的特征。比如因为电影《美丽心得》被我们熟悉的数学家约翰.那什,曾经在很多年里受精神病的困扰,无法区分幻想和现实,但是他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人受宣传和报告文学影响,对科学家的印象一把是人畜无害的“默默奉献”;而美国人受漫画和英雄电影影响,心目中有一个“mad scientist”的形象,感觉搞科学的人都比较疯狂,艺术家就更是如此,像梵高、海明威,中国诗人海子、顾城,各国人民一致认为搞艺术的都有点各种程度的疯子特征。
那天才跟疯子之间到底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想要有“创造性”,是不是就必须得“任性”呢?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鹦鹉螺》杂志3月份的一篇新文章,叫“如果你认为你是天才,那你就是疯子”(If you think you are a Genius,you are Crazy),作者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迪恩.西蒙顿(Dean Keith Simonton)。
西蒙顿这篇文章,属于我最欣赏的一种新型科学写作,他直接引用一些最新的科研结果,讲一个以前从来没有被说明白过的道理,并且提供一个新思想。这不是“科普”,这是来自科研前线的分析报告。
老百姓觉得天才和疯子关系很近,而有些善于理性思考的人,认为天才和疯子是两码事。1、天才人物那么多其中有几个人疯了,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伟大思想或者艺术品是精神病院生产出来的。
那么心理学家怎么说?根据西蒙顿的调研,今年来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是,天才和疯子之间的确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叫"认知抑制解除”。
先说说什么叫“认知抑制”,生活中国我们每时每刻会接触到大量信息,按高清电影计算的话大概每秒钟,几百万个比特,而大脑的注意力能够处理的信息,我听过一个说法,也就是每秒50个比特。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大量地忽略信息。
比如你跟一个陌生人见面,可能会重点看他的脸,而不会注意他的衣服上有几颗纽扣,再比如你每天上班能见到的同事,你就会注意他的变化,而忽略他不变的东西,这个时刻忽略和过滤信息的本能,不用学,每个人都自动进行。
而“认知抑制解除”,则是说有的人,能解除这个认知抑制的本能,专门注意到被一般人忽略掉的信息,从中发现一些东西。
举个例子,发现青霉素的亚历山大.弗莱明。有一场他在做实验是,他的培养皿里面放了细菌培养液。偶然一次机会,弗莱明注意到他的培养皿里有一处蓝色的发霉的地方,这个霉点周围没有细菌,好像细菌都被杀死了,弗莱明注意到这个细节,他抓住机会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青霉素,并以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个故事听着挺容易,但是你仔细想想其实并不简单。科学家做实验往往要准备好多个培养皿,而当时的实验也不是为了发现什么能杀死细菌的物质,而且实验条件有限,出现样品污染非常正常,如果你对每个看上去不太对的培养皿都深入研究,那你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你必须学会忽略噪音,专注主题,才能高效率的完成研究工作,这恰恰就是“认知抑制”的作用!
认知抑制是理性的,认知抑制解除是非理性的
正常人不应该关注那个有青霉的培养皿,但是弗莱明就关注了,那你说他到底是天才呢,还是疯子?
艺术家也是这样,他们经常能从生活中不被注意的小细节上得到灵感,做出创造性的作品。
但疯子也是这样,关注不该关注的细节,不会过滤错误的想法,他们跟天才差在哪里呢?
西蒙顿说,差距在于智能。
如果一个人的智能高,他就能判断哪些细节重要,哪些细节不重要,他就能在“认知抑制解除”之后,再次忽略不重要的细节,把重要的细节留下,成为自己的灵感来源,而那些智能低,认知抑制解除水平有特别高的人,他的大脑就会被大量不重要的信息和幻觉轰炸,不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就成了一个疯子,这就是天才和疯子最重要的区别。
所以智能和“想法多”,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智能是对想法的选择和加工处理,只有想法没有智能,你就是疯子,只有智能没有想法,你就缺乏创造性。
有些领域更强调想法,西蒙顿特别说到 ,在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硬科学”领域,天才和疯子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因为硬科学对智能要求高,能够进入这一行业的肯定都是有一定智能的人,他们善于判断,不太可能会疯掉。
但特别有意思的是,那些在“硬科学中”做出了革命性发现,甚至能改变同行的思维方式的人物,更像艺术家——因为他们需要创造性,要调动更多的“认知抑制解除”。
那么要想当天才,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具备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具备"认知抑制解除”的同时,还能够保持清醒,不要疯。怎么训练才能有这个效果呢?西蒙顿也找到了一项研究,这个方法可比脑筋急转弯难多了。
这个研究说,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他生存的环境有比较强的多样性,他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创造性,同时又能保持理性,所谓“多样性”的环境,就是各种复杂的经历,——比如一个能接触到不同文化的环境,一个多语言的环境,或者是生活经历坎坷,有过贫困或者单亲这样的苦难。
我的评论:
今天这个内容,和我之前写过的一篇周末小议,《二十层床垫级别的敏感度》,其中说的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敏感度,同时学会主动忽略,似乎差不多,这和我们说过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功夫在诗外”、最好的设计原则是MAYA(尽可能地前卫、只要能被人接受)也都有联系。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总结就是:创造力=大胆尝试新想法*智能
今天最值得强调的收获是:“想法多”不等于“智能水平高”,花一大堆时间琢磨“砖头有什么用”式的儿童问答,开会弄一大堆不知轻重的“头脑风暴”,如果没有足够的智能判断、筛选、驾驭和经营那些想法,最后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智能”和“想法多”的关系,也许就相当于“学习好”和“跑得快”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维度。
为什么多样性的环境能在培养一个人的敏感度的同时还让他保持清醒?我理解,这种敏感度是“后天习得”的敏感度,而疯子的敏感度,可能是天使的敏感度,天生敏感度高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本事,因为你不容易控制它。但如果敏感度是后天慢慢习得的,你就可以一直控制它,为你所用。在这个特定情况下,后天的东西比天生的好。
最后,我想起《美丽心灵》电影里的一个情节,当然我不知道这个情节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编剧编的,纳什得精神病期间,他经常幻想有两个男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找他,可是他无法区分幻想和现实。
他最后是怎么战胜这个幻想的呢?突然有一天,纳什说,我知道他们是假的了——那个这几年都来看我的女孩从来都没有长大过!
纳什是用理智战胜了幻想。
由此得到:
下载“得到”APP即可订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