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记忆里的桂花蚕茧

记忆里的桂花蚕茧

作者: 海1988 | 来源:发表于2019-10-24 15:36 被阅读0次

    最近骑小电驴上下班,因为是秋天吧,秋风一路之上不时送来阵阵桂花香,沁人心脾。作为吃货的我,闻到如此芬芳脑子里浮现的自然不可能是“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而是记忆里小时候外婆煮的那一粒粒“桂花蚕茧”。

    这道甜点到底是不是属于江浙地区的传统美食,我无从考证。只是从我记事起,梅山当地只要是秋后有个婚丧嫁娶都有这么一碗“桂花蚕茧”摆上桌子。相较于宴席上其他大鱼大肉的硬菜,这道小甜点实在是不起眼的可以忽略,上菜的人甚至不愿意给它报个菜名,在农村人朴实的价值观里,判断是不是硬菜的标准,就是贵不贵,平时是不是经常能吃到,至于味道那不一定是摆在第一位的。就这样用糯米粉、白糖和桂花酿制作的“桂花蚕茧”,永远只能是宴席上的陪衬,甚至陪衬也算不上,它只是补充,只是让人们在饭后评论今天的菜肴时能说上一句“今天的主家挺客气,上了二十几道菜呢。”而“桂花蚕茧”就是那二十几道菜里被忽略的零头。

    这道甜点的制作说来也简单,糯米粉和水成团,再搓成一个个的长条的,形似蚕茧一样的小面团。沸水煮了、装盘,淋上提前做好的桂花糖汁,就可以上桌了。送一颗进嘴里,香糯绵甜,本来无味的糯米团子在桂花糖汁的帮助下,把裹着桂花香气的甜送到唇齿之间的每一个角落,轻轻的咬一口下去,嗯!秋天从未如此细致入微。

    其实真的要做好这份甜点也不容易,糯米粉的选择、和水温度的把握,米团子入锅时间的拿捏、水里沸煮的火候,桂花糖汁的浓稠度都能决定它的成败。糯米粉不好,做出来的团子粘牙不糯,火候掌控不好,要么半生不熟,要么煮老了没有那一份特有的Q弹。而桂花糖汁的调配就决定这份蚕茧是否是甜而不腻、多食不厌。

    小时候,寒假去外婆家。外婆总会做一份“桂花蚕茧”。每天下午给我垫饥。跑累了、疯累了,一碗暖暖香香甜甜的“桂花蚕茧”,我是怎么吃都不够的,那时外婆总会在一旁唠叨几句“慢点!没人和你抢,别噎着。”这份香甜我也一直留在心里。好在外婆健康长寿,直至今日只要我馋这么一口吃的了,就跑去外婆家。还是那么的热气腾腾还是那么的甜甜蜜蜜。幸运如我,三岁时的嘴里味道和三十岁嘴里的味道一模一样,只不过馋外婆这一口的人又多了一个。现在外婆已经不唠叨我了,而是在一旁给我女儿喂这蚕茧,边喂边说“你爹就是我这么喂大的,到底是你爹生的,食性都一样。”女儿那时总会满足的看着外婆,笑弯了眼。

    有时想想如果这样一张照片拍下来,一定十分温馨。祖孙三代在夕阳之下因为一份朴实的甜点,其乐融融。传承的是美味也是记忆更是外婆慈爱的美好。

相关文章

  • 记忆里的桂花蚕茧

    最近骑小电驴上下班,因为是秋天吧,秋风一路之上不时送来阵阵桂花香,沁人心脾。作为吃货的我,闻到如此芬芳脑子里浮...

  • 蚕茧

    你的心中的幽怨, 如同那洁白的丝线, 连绵不绝。 如同蚕茧, 阻隔你的视线, 让你前进的举步维艰。 我希望你打破这...

  • 蚕茧

    我吃着春叶 吐秋思,终生 制作圆月之茧 睡在梦里,等…… 是的,我也是一条虫 但干干净净,吐出来的是光 我是悬挂天...

  • 蚕茧

    文/祝桂丽(2018.1.7) 最后一丝缠绵 成功裹起柔软世界 伤痛 做成食物消化 黑暗里给自己倒杯红酒 仰起头饮...

  • 蚕茧

    文‖陈默 吃了十几颗安眠药 我睡了一日一夜 把剩下几日的药药吃完了 醒着的夜里副作用越发难熬 也许。我还是不恨你的...

  • 蚕茧

    蚕茧破了,蝶飞走了...... 橱窗前的那个人,你还认识吗? 识不清,道不明, 就连情绪都开始肆意逃窜,没有了棱角...

  • 蚕茧

    在湿热的暗室里 蜕变 成洁白的茧 将出口也封死 蜷缩在更狭小的空间 一朝得见天日 便散开一瀑绚烂 窈窕和高雅 是不...

  • 桂花飘香人无言

    《桂花飘香人无言》文/林海 庭院深深,桂花飘香 记忆里的你 宛如树梢上那一弦弯月 温柔尔雅 温润着我的心田 桂花,...

  • 蚕茧的发现

    这是我的蚕茧,有黄色的、白色的、橘色的、有一点偏粉色的。是不是很好看。 把蚕茧切开,可以看到灰色...

  • 蚕茧论

    蚕茧论(元志论序言第二章) -------本文章献给全球有志向真正实现人生理想的青年人,但是也不排斥逐渐进入人生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里的桂花蚕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qd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