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岁前,根生地固的“与看小说外的阅读无缘”思想让我爱书和畏书。爱是因为我知道书中有太多我所向往的知识,和改变局限思维的东西等着我去书中寻宝。畏是因为经常神采奕奕的捧起一本好书,翻阅不到几页就双眼微闭,睡意朦胧,而且看完常有不知看了些什么之感,好像印证了我就不是一个读书的料,让人无比沮丧。直到女神王丽对我说“书,只要看了就有用,就会留下东西在脑海里,在气质里,即使你认为自己不记得”的话后,让我勇气十足的捧起非小说类书籍,开启我在书海中航行的快乐时光。爱上阅读后会享受孤单,会更爱这世界,会觉得自己不贫乏……
有了城城后,他的阅读启蒙我十分重视,虽有时忘记但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就算忘记,也会在相处的点滴中下意识的进行着。
城城还在肚子里的时候我就构思着如何让他喜欢书,喜欢阅读,当时只能想到多带他看书,不同阶段给他不同内容的娃娃书、触觉书、立体书、镜子书、地板书等。随着孩子的诞生与成长和对他阅读启蒙的实践,我总结下了多种阅读方法,接下来我想分享三种。
1.环境阅读法:我会在各种环境下给孩子阅读,有时也会提前打草稿。带孩子到了一个新地方,我会通过一些问题来给孩子开启阅读,如我们到了哪里?这里有哪些人?该怎么称呼?和我们是什么关系?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什么?等
比如刚来韶山我带他到学校附近的广场时,我给他阅读,“晚上,妈妈带城城来到了韶山学校附近的广场,这里有好多人啊!有好多好多的奶奶和阿姨,她们在跳广场舞,有爷爷和叔叔,叔叔和爷爷比奶奶和阿姨少一些,他们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打篮球,真舒服!还有哥哥和姐姐,有几个哥哥他们在滑滑板车,城城也有滑板车,但在长沙,好想玩滑板车啊,滑板车是别人的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可以玩,于是……”。阅读时是灵活多变的,有时是看着阅读,有时边动边阅读,有时是蹲着阅读,有时是站着阅读~
2.阅读常规法:这部分的阅读主要是每日必做的生活内容,如刷牙洗脸、吃饭、洗澡、睡觉。阅读时不为内容的长短设限,由心而发就好,也不是每次必做,自己舒服才最重要。
比如吃饭时,妈妈的阅读内容,可能是“我们现在要准备吃饭,首先我们要下楼去到厨房,拿出我们的碗和勺子洗一洗,然后我们妈妈会先帮城城打饭,再给妈妈自己打饭,再然后我们要去到餐厅找一个位置坐下,妈妈会先吃饭,城城可以自己玩一会儿,等妈妈吃完饭再带着城城吃饭,最后我们要把碗洗了。饭吃好了,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期待……”
3.阅读书籍法:固定时间,如起床和睡前阅读。定时长,如一天不少于半小时~
0到6个月:黑白卡片和色彩鲜艳的物品书,不同材质的画如纽扣、树枝、石头、积木等
6个月到1岁:布书,洞洞书,情节简单且短的故事书,自制绘本(拍下一些孩子珍贵片段)等
1岁到两岁:这段时间孩子的会走反而忽视啦,哈哈。在幼儿园看到书性质来了就会拿来读一读并和孩子玩一玩绘本游戏。
两岁到两岁四个月:早晚固定读,一周会重点和孩子一起阅读几本书,也会由我拿着书给孩子读着听。
当我们播下一颗种子,我们要精心培育,给它浇水,让它沐浴阳光,它才能长成大树。播下阅读的种子后,我们跟他说的话是水,和他看的书是阳光。在我们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之下,我相信这颗种子成树开花是可以不急不躁静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