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会有一个相同的问题:我是X科生,高考分数XXX分,我能上什么大学?这证明即便在新高考改革陆续启动的今天,还是有很多考生和家长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能上大学,更是对志愿填报的技巧和误区了解甚少。以下从技术层面给大家总结几点志愿填报的误区,希望对家长和考生们有所帮助。
误区一:只考虑分数,不考虑兴趣后果很严重
在填报志愿时除了要考虑分数通常还要遵守三个原则:
一、实力原则:按自身分数定位专业,一所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不代表每个专业的录取分数,众所周知同一所大学中的优势专业和普通专业录取分数是不同的,考生一定要针对自己目标院校的目标专业计算好专业分,避免专业调剂的风险;
二、政策原则:这里讲的政策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一些特殊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要求和限制,如军校、警校、医学类院校都对考生身体素质体检结果有一定的要求,报考此类院校的考生一定要详细查看院校的报名条件,另一种是院校的录取规则,院校的录取规则大体三种:分数优先、专业优先和专业级差,考生在填报前一定要到招生章程中详细查看目标院校的录取规则,确保被心仪专业录取;
三、兴趣原则: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以及对将来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来进行专业定位和院校定位,这样才有利于考生毕业后更好的融入社会。
误区二: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解读: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因在填报志愿时没有仔细阅读高校的招生章程,虽然自己的分数达到了院校的录取分数,但是因为考生其他条件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的要求被退档,失去了就读高校的机会。招生章程的内容包括高校名称、校址、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在各省份专业招生人数说明,包括上面提到过的录取规则,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学费标准,颁发证书类型等其他须知都会在招生章程中体现。
误区三: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解读:这一点是最可怕也是很多家长最爱犯的一个错误,其实往年的录取分数在志愿填报中的确会起到参考的作用,但高校的录取分数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校录取分数会因为招生计划、高考考生整体分数水平、志愿填报现状等因素波动。
误区四 :望“文”生义,望“名”填报
解读:在实际填报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和考生都比较感性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觉”,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进报社等等。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掌握真实内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这里要提醒家长朋友的是,碰到许多专业名称好听但是不了解专业内涵的,一定要多请教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人士,为考生一对一量身订制具体方案,这样就能避免望“文”生义填报志愿带来的负面效应。
误区五 :提前批填报一定要慎之又慎
解读:提前批录取的院校越来越多,提前批次虽然增加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但它还具有拦截功能,把握不好就会带来损失。为此,广大家长在为孩子填报提前批志愿时,最好要填报略高于自己孩子实力的高校,即便录取不了也不吃亏,对于在全省排名靠前的顶尖高校,报提前批更要慎重。“提前批志愿”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增加一次被录取的机会,也能阻止考生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所以要舞好这把剑,一定要慎之又慎。
误区六 :目光狭隘,故土难离
解读:不少家长不愿让孩子到外地上学,宁可躲在“家里”读二本,也不愿到外地读一本。其实,各地都不乏部属重点以及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尤其是山东、河南等高考大省。当外省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生竞争本省大学实力不足时,可以主动把眼界放宽,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地方的大学。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好的录取机会。
误区七:全部填报热门院校、热门专业
解读: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撞车”现象严重。而且专业是否热门常常是市场主导,四年后大学毕业了热门专业未必仍是热门。建议家长们,不要追逐所谓热门专业,而要选择高校的优势学科,要多了解高校信息和情况,最重要是要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包括将来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综合分析填报。
误区八: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降低风险不代表没有风险,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考生对照往年的分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学校要填一个保险系数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