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作者: Maggie心灵成长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08:46 被阅读0次

    “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

    原因论:假设你因感冒、发高烧而去看医生。如果医生只就引起感冒的原因,告诉你说“你之所以会感冒是因为昨天出门的时候穿得太薄”。感冒原因是穿得薄也好、淋了雨也好,这都无所谓。问题是现在正受着高烧的折磨这个事实,关键在于症状。

    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心理创伤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幕大型戏剧的时候,它那因果规律的简单逻辑和戏剧性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就会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比如说,一个女人很不喜欢收拾房间。在她小的时候,她经常看到母亲在收拾房间的时候板着脸,不停地唠叨,抱怨,并且时不时地会数落她,让她感觉到做家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件,并且因此产生了这样的信念:只要不做家务,就不会那么难受,家务和难受这种负向的情绪联系在了一起。所以,长大成人之后自然也不会喜欢收拾。


    例证解释目的论

    认为“自己是因为受到父母的虐待而无法适应社会”,那说明他内心本来就有促使他那样认为的“目的”。

    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不出门”,为了不出门才制造出不安或恐惧。

    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孩子总是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里的话,父母会非常地担心,会想方设法让他回归社会,令其振作精神,甚至质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误?

    一方面,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

    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比如说,某人因为失恋而躲避在家,不愿意出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不出门”,会得到家人的庇护和照顾,也不用去面对失恋带来的伤痛和可能会遭遇到的他人同情与嘲笑。

    结论按照“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rz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