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海实验学校听课时,参与互动,写下若干简洁的句子,现赘言如下以明其意:
1.素读,回归最本真的阅读。知人论世,还原创作时的现场,真切地体会作者的心境。
注释:马骉老师执教的《狼》,基于七年级的学情和《聊斋》小说的文本特质,以“素读”的方式缓缓打开文本,引导学生重新演绎那个略带恐怖的故事,又以老官断案的手法,抓住文本里的“蛛丝马迹”,寻找屠夫的制胜之道,探求故事带给我们的可贵启示。
2.细读“鞠躬”,“末节”彰显人品;久失“礼仪”,“谢谢”深蕴文化。
注释:梁小平老师执教的《叶圣陶二三事》,既培养学生的“略读”和“批注”之法,又契合时代特点,挖掘叶老师身上可贵的传统文化品质,即便“末节”所呈现的迎来送往的“礼仪”,也令人肃然起敬,深感“老人身上”所闪烁的光芒,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缺少“钙质”。
3.“给同学提个醒”,一个好抓手,让学生积极发现,主动表达,关注学习的重点与疑难,还课堂给学生,体现自读课文教学的特点。
注释:肖培东老师的课,就像其“浅浅教语文”教学主张那样,朴素、干净、自然,是很本真的课堂,但内在有一条线,行进严谨而细致,深入语文的纹理,言文合一,弥漫着传统教育的芬芳。
4.又瘦又老师爷,妙语妙思无涯,追本溯源潇洒。英译插画,奇招任取拿。
注释:任为新老师,作为高校的教授,是老师里的老师(也如他所说的可叫“师爷”),“低到尘埃”来执教初中语文,自然没有初中老师的那份沉静细腻,但他以渊博的知识、精深的思考,所呈现的课堂视野开阔,境界宏远,以版本、插图和英译三个角度,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跳出语文教语文,“跨界”“互文”,令人耳目一新。
5.话题新颖,脑洞大开;一线穿珠,厚书读薄。
注释:王跃平老师执教的《那些妖怪》话题新颖,将学生带向故事,又和现实的生活接轨,令人脑洞大开。她的操作方法,将浏览所得的知识“盘活”,在思维这根线的牵引下,书显现出独特的魅力,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后来在讲座中,王跃平老师介绍了其所在学校所开展的名著课程化活动的情况,从学生、家长和教师层面,从过程的推进、阅读的引导和结果的呈现,构建立体的系统,扎实有效,听了令人叹服。
6.以迷人的声音魔力,演绎古老美丽的谎言;用人性的拷问高度,彰显童话永恒的价值。
注释:姚婧媛老师的声音极具魔力,吸引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对一个个“人物”的审视,洞见内心深处的秘密,也借此演绎那个人所共知的美丽谎言。而姚老师的可贵之处正如后来王王跃平老师所评价的那样,将阅读引向深度思维,指向于人性的弱点,显现童话恒久的价值与力量。(书山花开201911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