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讲的课堂上,卓老师继续为大家解读《露天电影》。
第一小节是情节的开端,第二小节是情节发展的一部分,作者不动声色、循序渐进地把故事引到想要达到的巨大的矛盾点。
著名作家余华说过,故事的矛盾冲突很容易写,比如《西游记》,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但如何一步步达到最终目的则需要精心设计,好比作者在周边铺设了一张网,再逐渐收网、逐渐缩小,最后达到矛盾的核心冲突。
《露天电影》的“网”开始铺得很大,由大的地域海陵缩小到扎下这个小村庄,再缩小至村子里的一群人,最后锁定孙伯让,从而一点点揭示出孙、秦二人恩怨情仇的矛盾冲突。
划重点,铺网、缩网的创作手法可以更加突出矛盾冲突。
第三小节:主要写秦山原男欢女爱的故事,但作者没有直接叙述,而是循序渐近地地突显出他背后的性格。
第一句“晚饭盛大”:很简短,是极简之笔。这是因为晚饭不重要,重要的是电影及其背后与女人有关的故事。所以一笔带过即可。
“村里头头脑脑的官都到了”:抽象的描法,暗示孙伯让是前村长,也混迹在这些“官”里。
“还有一个白皙丰满的妇女主任,酒风泼辣”:细节描写,目的是后一句“微醺时想,当年有这么好的女人吗?”,想传达秦山原与女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第三小节是主角与反派之间的铺叙。
第一、二小节秦山原是高大的形象,第三小节二人对决才显露出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如果大雪封门》中的铺叙:宝来的事、神经衰弱、由鸽子引出林慧聪。
划重点,铺叙手法比直接叙述更加高明。
过去的丰功伟绩也是简写。在众多事件中选取了为小边作鉴定的事具体叙写。过去事件不应让叙述变得迟缓,作者用了不到三百字就叙述清楚,它是为当下事件服务、作铺垫,小说主线不能忽视。
“前村长孙伯让最后一个敬酒”:反派的出现自然而然,不着痕迹地呈现出来。
思考:孙伯让是他唯一忘记的男性。真得忘了吗?秦山原比孙大四岁,为何称兄? 孙伯让为何学让电影?
为何重点突出孙与秦的对话?
通过对话透露相关信息与孙伯让直接与秦山原相遇后复仇两种叙述手法,哪种更好?
总结第三小节:秦山原与孙伯让酒桌上相遇,点出当年往事,夜住孙家。
第四小节:孙伯让拉开了复仇的序幕。
三、四两部分,情节写得非常细,关联性很强。
臭蛋再次出场。
思考:为何要他出场?不出现可以吗?
臭蛋有某种功能性,不像前文的三里及其妻、老方等暂时性工具人。臭蛋的功能性更强,且有叙述功能。
划重点,小说中的人或物可以隔几个章节重复出现,具有意义上的连贯性,赋予他(它)不一样的意蕴。
臭蛋的父亲顾大年在对话中出场,秦山原根本没有听说过他,但“当年也帮你看过放映机”的提醒,可能意味着他的老婆当年可能也与秦山原发生过故事。
读者可以尽情发挥想像,顾大年或许与孙同病相怜,孙伯让认臭蛋做干儿子。
孙伯让建议到处去看看,想让秦山原回到过去的犯罪现场,而秦山原却将之喻为“战斗过的地方”,充满讽刺、荒诞意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