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妈妈69岁的生辰。祝远在千里之外的妈妈身体安康,永远开心美丽。
一直很想做一个有关女性成长的内容输出,这两个月工作也不似以往那么忙碌,时间安排上也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更多庆祝倾注了些,积极报名参加孩子学校的家长义工志愿者和公益活动,也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孩子妈妈们有了更深入的交流。交往期间,我对“全职妈妈”这个“岗位”有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上改变了我以往对这个群体可以说是一种”偏见”。 很多退守家庭做全职妈妈的中年女性,并不是因为她们无法“Balance”所谓工作与生活,也不是因为有人帮她们背负重担,更加不是因为她们懦弱与逃避,而是因为她们更为坚强,能干与勇敢。我在与我们这一代的全职妈妈的交往中,看到的那些来自于独立女性的光辉与丰满的人格魅力,甚至要比我曾经在职场中遇到的那些女性更为丰富与充盈。
过去的自己,曾经一直无意识地自困于职场”白骨精“的人设中,处处要强,并且一直固执地坚持所谓的“男女平等”。在职场上从来不让须眉,能做到90分绝不会做到89分,诸如生孩子时候把笔记本电脑带进产房这样的疯魔故事也曾经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但是自从2020年到2023年初接近两年的时段,经历了一系列的所谓的职场中年危机之后,(也是现在回头复盘,我才把这段时间称之为”危机“,当时身处其中的自己是没有意识的),我从不同的层面思考了对自己职业定位,事业方向以及对幸福人生的理解与感悟,我有了对自己后半场的职业以及家庭生涯设计更为笃定的认知,不再迷茫与彷徨。甚至不再会被一些我曾经看重的Title所牵绊以至于自困其中。现在我可以更加放松地做回自己,当然回望过去,我也非常感谢曾经那个一直不停在努力上进的,持续投资自我,不断跳出舒适区持续学习的自己。
当下的社会舆论对中年人的评价逐渐走向怪异,先是从对“35岁危机“的职场现象讨论逐步走向了中年危机,贯穿着对”中产阶级“各种浅显而不知所以然的评价,并往往冠以一种“丧”的气场,不是在讨论“中年失业”就是在谈论所谓的“中年破碎”。其实我认为在这个的社会跃迁中,“失业”与“破碎”在任何年龄段都是大概率遭遇的,而现在这么多自媒体把焦点汇集在”中年人“这个群体上,无非是目前这个群体大都是70末,80后,这些人是目前的新中产的主力群体,在单位里是中流砥柱,同时承担着家庭重担,这个群体一旦”破碎“,所带来的“马太效应”较其他年龄群体则更为明显。另外我还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就是这个群体的成长环境都是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的原生家庭,他们的父母也往往有着浓厚的集体主义和奉献意识,所以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人的自我意识较为薄弱,责任心非常强,通俗来讲就是责任感,同理心强,讲究自我牺牲与奉献精神,凡事都以周围人的感受和大局为重。这当然是一种优秀的品德,无可厚非,但凡事都有两面,另一面就是对自我的认识不足,比如一部分人毕业后进了国企或者事业编,沿着父母或者大环境“认为”的“稳定正途”走到中年,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二十多年做的工作并非自己热爱,更何况现在国企也并不好混,压力伴随着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日子,于是就开始摸鱼,开始彷徨。另外一群人就更惨,当年拿着闪耀的履历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冲进Global外企50强,经历了外企在中国的辉煌20年,到了中年本以为冲进高层可以一劳永逸,未曾想外企在中国逐步退场,摆在面前的选择要么就是拖家带口去总部或者其他国家的岗位,要么就是准备拿VSP的最后一笔赔偿金,说白了也就是被体面地裁员而已。这个时候,开始重新考虑自己当时的选择,自己的职业定位,发现一直被教育的那一套“打工持久论”不过是资本家用来教化打工人的PUA说辞罢了,怨天尤人无果之后又回到丧的状态,周而复始。就像瑞士心理学家卡尔. 荣格在他的自传中写的那样:我经常看到,当人们满足于自己对生活问题不充分或者错误的解答时,他们患上了神经症。这类人通常被限制在太狭窄的精神视野内,他们的生活没有充足的内容,没有充足的意义。如果他们能够发展出更广阔的人格,神经症将会自然消失。
在我看来,人生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独具魅力的地方,尤其是作为女性来说,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周围的亲人朋友与气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0岁的我们,所幸可以更为真实与笃定,也更能在这段人生旅程中体会到掌舵的成就感---那是一种”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回“的快乐,是二十多岁刚跨入社会大门,和30多岁处于所谓职场上升期的时代带给自己的截然不同的感受。不过在这趟人生大巴上,我始终感谢所有上车陪我走过一段的所有人,朋友,同事,家人,但这个时候的我们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楚,这趟巴士的司机位只有一个人,也就是我自己,将会握紧方向盘,对每个下车的人微笑着告别,然后孤独而坚定地驶向远方。
最后,就以我最爱的宋朝男神,苏东坡的一首词作来作为这篇碎碎念的结尾吧!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网友评论